新御宅屋 > 其他 > 好友 > 第467章
  崔琬弯起眼睛笑了笑,这不难回答,他冷静地说:“殿下,死人看不住人。百十死人,不足为惧。”
  长公主盯着他。
  他说:“殿下善待崔琬,大概不只因为崔琬是进士出身,也是因为崔琬的家族身份——殿下需要告诉江表士族:凡归顺者,皆受优待。崔琬的祖父在秋浦,他糊涂了。王敦之罪不及王导,崔琬只有一个请求,请殿下赐崔琬一座佛寺。胜败有常,崔琬愿意为殿下效力,我……死不足惜,若有一天,我祖父犯下大过,我希望殿下能让我祖父在佛寺终老。”
  王敦之罪,不及王导。东晋大将军琅琊王敦自长江上游谋反,其罪不及同族兄弟、当朝宰父王导。崔琬或做王敦、或作王导,他要为崔家分出一种选择。
  长公主说:“我以为你要绕些弯子,才肯说心里话。”
  崔琬说:“殿下是聪明人,我不如早些说实话。殿下高看我一眼,我更该对殿下说实话。时事已至,人必须做出选择,崔琬所知的官场向来如此:越往前走,就要站左或站右,左右摇摆讨不到甜头。殿下也知道,崔琬是进士出身,隆正是一个有无限希望的年号,其后的乾佑也尚有希望——崔琬便是信过这希望的人,制举科考一开,天下寒士已看见时局变异,有能之士皆知,这天下可以归天下人,不必牢牢被世族握在手中。”
  “可你也出自南朝世族。”
  “我知道如今已不是南朝了,人心已变,即使许朝近些年有些南朝风气,其实也回不到真南朝去了。人见过更好的,怎么会甘心长久再守着差的呢。江表门阀久居高位,总有一天会引起众怒。殿下,如今外族窥伺神器,我不希望看见秋浦与建业互相为难,我愿意为殿下出使秋浦。”
  长公主轻轻笑了一笑,笑着问他说:“阿琬,你太聪明。你若是一去不回来了呢?”
  长公主的笑,让崔琬背后一凉。崔琬在原地站了一会儿。
  雨丝冲刷着石板。
  崔琬拱手行礼,问长公主:“殿下觉得谁会是皇储呢?我不觉得您会认为一个尚未出世的孩子该被立为储君。我有文采,愿意为殿下书写表文。殿下将表文握在手里,就是握住了我的命脉,我崔琬会一直是殿下的人。”
  长公主并不回复崔琬的提问,这问题长公主轻易不能回答,答了,崔琬既可以是她的共谋,也可以随时出卖她。崔琬总是有自己的心思。
  长公主说:“我以为你会继续等下去,拖着所有事情。毕竟,你在建业住着,我会好好待你。你的诗文写得很好,只看你的诗文,我也要留住你。”
  崔琬笑笑说:“殿下,风平浪静时,我在建业住多久都可以。我不如殿下尊贵,如今风雨欲来,这大雨一旦来了,我可真就没命了——北地多少公卿,不都已化成灰烬了么。人不能等着命运,要自己去握住它,否则它到来的时候,人要被它冲垮。”
  长公主说:“如果可以选择,我会要崔涤回来,而不是要我儿子回来。卢鸿烈却宁愿保自己的病弱外孙,也不愿意保你——他错得离谱。你去秋浦,他心里一定有愧,你要让他放了崔涤。我许朝一个大州武将,就被他白白扣住了,他太过分!你要想办法,让我的……大外甥,回来。我想他。”
  长公主和崔琬一起步行到了大护国寺,长公主将崔琬送到了山门外,自己没有进去。禁军冒雨驻守在大护国寺外。
  崔琬对长公主说自己会替郇王祈求冥福。
  他进了寺,雨里有土的气味,和一些湿漉漉的香灰气味。僧人的持咒声若有若无,在雨声中回荡。
  他走过了钟楼、鼓楼,再往前穿过了天王殿,有人从后面的佛殿里走了出来,叫了他一声:“崔大人。”他说“人”字时,语调微微上挑,不像许朝人说话——是西园寺清正。
  崔琬看见西园寺清正,有些意外,“红叶君,你怎么在!”
  清正说:“我可等你很久了。”
  崔琬收了伞,把伞交给仆人,问:“等我?”
  “长公主殿下找我陪你闲聊,你自己住,怕你烦闷。我很高兴来找你。”
  崔琬笑清正的许朝话说得依旧不好,问他:“你可带童子来了?我和你闲聊,你童子要说两倍的话,我得给他备上好水。”
  备上好水……崔琬说完才想起来,如今不比住在家中,他只有金山南泠泉的水可喝。不过,至少有南泠泉的水喝,倒也不算太差。
  清正说:“带了,我还带了猫来。我来陪你住。夏天我见你,你走得急,我和你猜香,没玩尽兴。”
  “日子过得真快,竟已半年了。”
  “殿下说钟山下梅林开得好,你如果想去,我们一起去。在佛寺该说这句话:骸骨の上を粧ひて花見哉1。”
  崔琬问:“何解?”
  “若云烦恼,众生皆有哉。当说:妆饰骸骨看花去。”
  崔琬说:“我倒是也听过一句日本佛偈。”
  “是什么?”
  “佛界易入,”崔琬说:“魔界难入。”
  佛界易入,魔界难入2。人在寺中,只用考虑生死,一旦踏出寺外,要考虑荣宠、权力、盛衰,花开得艳丽、或诡异,欲望纷至沓来。
  崔琬拈了香,点燃后插在了香炉中,礼佛之后,对清正说:“不去看花了吧,雨气清香,天气阴暗,适合燃香。我们两个找个廊下,猜香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