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宅屋 > 其他 > 好友 > 第130章
  那说话人身边专管吹乐器的伙伴立刻吹了一声银字筚篥。说话人问佛子:“哎!郎君想听什么样的?”
  佛子说:“不必问我,问我身边的人。”
  “呀呀,”那说话人立刻转向奉玄,问:“郎君,想听什么?您只管说,我保准您有的听。”
  奉玄蒙着眼纱,察觉到眼前微亮,猜测或许是茶肆里光线太暗,所以点了蜡烛,他说:“先生讲个和灯有关的故事吧。”
  “哎,咱这就讲,讲个雪里鱼灯的灵怪故事。”那说话人清了清嗓子,佛子抬首示意店小二,店小二给说话人端了茶。
  拿着银字筚篥的人吹响了筚篥,说话人伴着乐声唱:“此身天地一蘧庐,世事消磨绿鬓疏。毕竟几人真得鹿,不知终日梦为鱼。2”唱完了开场诗,他换回说话时的语气,道:“听客且听,老朽曾是江南客,少时长作江南游,咱们今天讲一个会稽的梦鱼故事。《庄子》经文有言:任公子为大钩巨缁,以五十牛为饵,蹲乎会稽,投竿东海,得一巨鱼。咱们故事里这鱼,也是条大鱼,只是没任公子的鱼大,也不像任公子的鱼——的的确确是条鱼。”
  拿着筚篥的人随着说话人的讲述,不时吹响筚篥,其声悲怆诡异。奉玄眼前的微亮的烛光不时摇动,他听见说话人说:“听客听说:南方不同于北方,南方士人庶民有别,秩序森严,会稽有一户张姓人家,世代是庶民,家里攒了几代的金银,成了富人,虽是富人,却还是庶民,一直被人瞧不起。张富户的娘子多年不孕,一年终于有了身孕,张富户乐得合不拢嘴,心想自己不但有了孩子,还能凭借孩子和士族攀攀亲戚,就决定给孩子定下一个士族的娃娃亲,让自己扬眉吐气。为了显出自家的泼天之富,张富户叫人做了一个巨大的鱼形灯笼,想着在正月十五的灯会上拔个头筹。
  “正月十四,灯会前一天,张富户亲自去看那巨大的鱼形灯笼,只见好气派一个灯笼,可饮天上云,能吞三江水。张富户拿了蜡烛,亲自钻进灯笼里,踩着架子就要上去,想着点亮这个灯笼。
  “张富户点亮了灯笼,忽然觉得灯笼轻轻飘了起来,他也不知自己是身在灯笼里,还是变成了这个鱼形灯笼,只觉得自己能在空中到处游。他在空中游着游着,就游到了海边的月老庙前面。远处是海,天上落雪,张富户觉得自己变成了鱼形灯笼,好不畅快,又觉得自己身形巨大,大可吞天,就游进了月老庙,想把月老吞下去。他果真吞下了庙里的月老,那时听见一对男女在说话,那男子说:‘结发为夫妻,我们生生世世都是夫妻,你要对我放心。’张富户心想,我若生了女儿,将来也要给她找个这样的丈夫。他刚游出月老庙,忽然听见那对男女里的女子尖利地叫了一声,张富户回头,看见一个年轻的娘子晕倒在了地上,那娘子面善得很,身侧站着宣城崔氏家在会稽定居的旁支的小儿子,正要把人扔到海里去。
  “会稽崔生嘴里嘟囔:‘士庶有别,你高嫁了我,死也是士人的妻子了,也该满意了,就别耽误我娶高门的新妇。’说着把娘子推进了海里,张富户从空中游过去,崔生手里还攥着那被推下去的娘子的珍珠扣,来不及扔,他看见一个黑影飘了过来,原来是条巨大的金色纸鱼,眼睛会动,嘴巴大得能吃人,吓得头发倒竖,战战兢兢后退,转头就要逃跑。张富户怒从中来,呸一声吐出了刚刚吞下去的月老像,那月老像挡住了崔生的退路,张富户一口就把崔生吞进了肚子里,立刻转头冲进海里,去海里捞那掉下去的娘子——他是条纸鱼,在海里游了不久,蜡烛灭了,身上的纸也七七八八化开了,张富户这时看见了那掉下海的娘子,咬住那娘子就冲上了岸,那娘子吐出几口海水,看见大鱼,忽然叫了一声:‘爹!’
  “张富户惊愕至极,忽然就醒了,醒了之后发现自己身在鱼形灯笼下面,那灯笼还在他家里,他手里拿着一截灭了的蜡烛。他家家仆叫:‘爹!’张富户说:‘怎么了?’家仆说:‘您刚刚说要点灯笼,踩到地上的雪,摔了个大屁墩,晕过去了。’张富户说:‘胡说!’又一个家仆跑过来叫:‘爹!’张富户说:‘有话说话!’那家仆说:‘娘生了!您抱千金了。’张富户忽然觉得想吐,吐出来了一个珍珠扣。
  “各位听客且听我说,俗话说欲海难填,张富户做梦,差点在海里淹死了——这人心向来都是有了好的,还想要更好的,哪知道什么叫满足。那珍珠扣又牵出……”
  筚篥呜呜地吹,奉玄的意识渐渐昏沉,脑海里有条巨大的纸糊金鱼到处游来游去,鱼目乱转,十分诡异,最后吐出来一个珍珠扣。奉玄心想,哪来的珍珠扣,莫不是在做梦,然后就从梦里醒了。
  奉玄只是短暂地趴在桌上眯了一下。故事讲得一般,佛子没怎么听那说话人讲故事,只一直看着乖乖睡觉的奉玄,察觉到奉玄醒了,自己也回了神,掏出钱放在桌上,说:“讲得很好,静心安神,能使人安睡。”
  奉玄趴在桌上,被佛子一句话逗得闷闷地笑。
  作者有话说:
  1北风其凉,雨雪其雱,惠而好我,携手同行。——《邶风·北风》
  2此身天地一蘧庐,世事消磨绿鬓疏。毕竟几人真得鹿,不知终日梦为鱼。——黄庭坚《杂诗七首》
  “得鹿”句关联《列子》蕉下覆鹿的典故,郑国樵夫打死了一头鹿,藏在蕉叶下,后来忘了到底把鹿藏在哪里了,就以为自己做了一场梦——奉玄有一个师叔名叫“蕉鹿”,其名就出自此典。一说“蕉”通“樵”,樵夫拿的是樵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