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稚今天打怪格外努力。
  这个青春期的少女打算用汗水来麻痹自己,这样就没功夫去胡思乱想那些羞人的事情了。
  就是小胖子有点惨。
  他发现自己一个远程,居然抢怪抢不过夏稚这个近战……
  一连好几天,小胖子都是在捡漏中渡过。
  顾辞有时看得手痒,也会亲自动手打一两只怪。
  挺简单的。
  先用一张【土牢】预判目标的走位。
  同时打出一张【火牛术】。
  当面蓄力,3秒拉满。
  “轰!”
  战斗结束。
  不过,更多的时候,顾辞还是一边远远的看着夏稚和小胖子打,一边和星舞讨论四阶星卡的体系。
  星卡的体系划分很简单,名字也十分通俗易懂。
  比如纯法术卡组的“控场流”,“折磨流”,“猛男流”,“苟命流”……
  近战卡组是“刺客流”,“战士流”,“一刀流”,“断水流”……等等。
  一听就知道是怎么回事。
  召唤卡组就没啥好说的了。
  都是以同种族之间的互相增益为主,俗称羁绊。
  星卡的数值存在极限,是因为每张星卡能承载的星符数量有限。
  当这张星卡打出去,把生物召唤出来,它的临场数值就不会再受到星卡的限制。
  理论上来讲,只要buff够多,一只蚂蚁也能一口咬死大象。
  召唤星卡体系的差别,只在于不同种族拥有不同的特性。
  像龙族一般攻高血厚,元素生物通常花里胡哨,机械族则擅长拆机重装……
  总之。
  体系多种多样,但基本都跳不出星卡本身的框架。
  一张卡牌用掉,或者死亡之后,就会失去相应的价值。
  还是那句话,太循规蹈矩了。
  “那不然呢?”星舞奇怪道,“召唤生物活着的时候可以战斗,死了就换卡继续上,不都是这样打的吗?”
  “不不不,你要知道,鲁迅曾说过,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说人话。”
  “人话就是,数值限制了你们的想象力。”
  顾辞道:“将一张白卡可容纳的星符,全部用在攻击和体质上,自然没地方设计其他效果。”
  制卡师们太过于追求数值的极限,导致他们忽略了更多的可能性。
  制卡师少女那张卡,就很好的说明了这点。
  攻击体质都低得不能再低了,但它的效果,却足以从心理层面上,击垮绝大部分三阶制卡师。
  已经属于是跨次元的打击了。
  “我还是不明白,不追求数值,那追求什么?”
  星舞道:“四阶星卡的极限数值是4000,如果场上同时存在种族增益,可以达到4500,甚至5000,一张普通品质,数值只有2000点的四阶星卡,就是技能再多,也不可能打得过吧?”
  有句话叫一力降十会。
  随便你怎么蹦跶,一个技能过去,该躺还是得躺。
  “那就让它死呗。”顾辞道。
  星舞:“……”
  白送是吧?
  “不是说了嘛,有些人死了,但没完全死。”
  顾辞道:“四阶星卡的数值如果只有2000点,便意味着这张卡在效果方面有着极大的操作空间,正面的确打不过5000数值的星卡,那我为什么不设计一个天赋,让它死亡后把自身数值转移到其它星卡身上呢?”
  星舞:“什么意思?”
  “字面意思。”顾辞道,“这种天赋叫做亡语,顾名思义,它的效果只有在死亡后才会发挥作用。”
  “自爆流?”
  “差不多吧,我给你举个例子。”
  顾辞想了想道:“如果大家同样都只能使用5张卡,对面依靠种族增益,将5张卡牌的数值全部提升到5000,而我有4张2000点数值的亡语卡,一张4000满数值的卡,把4张亡语卡全部送掉,数值转移后,4000数值的那张卡就变成12000,一巴掌就能把那几个5000的拍死,懂?”
  “……懂。”
  星舞悟了。
  原来,这才是真正的一力降十会。
  “你想找亡灵类型的材料,是为了优化这个天赋?”
  优化≠设计。
  星舞自己在制卡方面也是一名大星卡师。
  “亡语”这个天赋,在顾辞提出来的时候,她便已经想到了许多种可能的结构。
  召唤卡比较常见的技能之一就是“自爆”。
  自爆和亡语,两种效果的原理几乎一样,都是死亡后产生能量。
  只不过前者是破坏,后者是增益。
  只需要将“自爆”的结构拆开,重新定义一下属性,炸开后自然就是精纯的能量。
  再利用同种族之间相互吸引的特点,给这团能量安排一个友方目标,“亡语”结构便算彻底完成。
  不是必须要用到特殊材料。
  所以星舞才问顾辞是不是优化。
  单是“亡语”本身的效果,其实就已经足够变态了。
  融入亡灵材料虽然能够再提升一些数值,但不可避免的会让召唤卡的种族亡灵化,会被一切带有圣光属性的星卡所压制,反而降低了这套亡语体系的上限。
  对于四阶星卡而言,12000的攻击和15000的攻击并没有什么区别,都是碰一下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