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宅屋 > 历史 > 汉道天下 > 第1446章
  他没这个把握。
  事实上,没人能有这个把握。
  但事已至此,他也没有后退的空间,只能咬着牙往前冲。
  “臣领旨。”
  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反将一军
  “甚善!”刘协随即转身,对杨彪、周忠说道:“司徒、司空二府抽调人手,加强对河南的上计、监察,保证朕与荀君的这个约定能够公正公平的进行,两年之后,不论结果如何,孰胜孰负,都要公布天下,以正视听。”
  杨彪、周忠暗自苦笑,却不好阻拦。
  他们也觉得两年之内收入倍增是不可能的,但荀彧本人已经答应了,他们也无法可想。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未尝不是荀彧的一个机会。作为四十上下,出任一方郡守的优秀人选,如果荀彧真能做到这一点,位列公卿是水到渠成的事。
  “唯!”
  刘协又转身看着堂下的郡国守相、计吏。“众卿不妨也试一试,看看能否让本郡国的收入多增加一些。既然出仕,施政一方,为国求财,为民求利,就不是什么丢人的事,而是你们的职责所在。公器私用,不为百姓谋福利,却为一己之私殚精竭虑才是可耻的,是伪君子所为,而不是真君子应有的担当。酒来!”
  周不疑立刻上前,送一杯酒。
  刘协接杯在手,高高举起。“众卿切记,王道是干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认同此言者,请举杯,与朕共饮。”
  众人纷纷举杯,大声说道:“如陛下所愿。”
  陈群也举起了酒杯,只是嘴唇动了动,却没发出声音,仿佛有什么东西堵住了喉咙似的。一旁的刘巴看得清楚,悄悄地拍了拍陈群的背。
  “小子,你的机会来了。是真是伪,是虚是实,两年后见分晓。”
  陈群面色通红,一半是羞臊,一半是激动。
  正如刘巴所说,荀彧与天子立下两年之约,对他来说也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如果他能辅助荀彧,赢下这两年之约,将来仕途必然坦荡,没有人敢说他只是借荀彧的关系。
  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刘协张开双臂,朗声吟诵。
  “大丈夫立世兮,当立功名!
  心窥大道兮,身体践行。
  追慕前贤兮,弘其大业。
  化育万民兮,大同小康。
  国强民富兮,江山永固。
  长乐未央兮,大汉万年……”
  杨修挺身而出,抚掌而和,踏足而歌。“大丈夫立世兮,当立功名!
  心窥大道兮,身随圣君。
  鱼跃龙门兮,飞舞纵横。
  出入百家兮,唯道是从。
  德抚万民兮,威镇四夷。
  长乐未央兮,大汉万年……”
  君臣对舞,再三咏叹。
  堂上、堂下众人见状,情绪也激动起来,纷纷起身,翩翩起舞,齐声相和。
  乐师们见状,再次拿起乐器,奏起了激昂欢快的音乐,为刘协、杨修等人伴奏。
  荀彧站在一旁,看着刘协与杨修共舞,心情有些莫名的复杂。
  比起杨修,他似乎总是慢那么一点。
  杨彪站在稍远处,不经意的摇了摇头。他看着一旁喜不自胜的袁夫人,心中暗自慨叹。
  杨修与天子同心本是好事,只是忠孝难以两全,父子之间的分歧在所难免。杨修刚说要为凉州发声,又在如此情形下与天子共舞,姿态太高,只怕是有意为之。
  ——
  一通舞罢,刘协归座。
  杨修意犹未尽,接着奏乐接着舞。
  经过这一番折腾,气氛虽然依旧热闹,各人的心情却有些不同。
  荀彧当众直谏,不能说失败——天子原则上接受了他的建议,只是提出了一个堪称苛刻的条件,压力就此转移到了他这一边。
  如何才能在两年内使河南的赋税收入翻一番?他心里一点底也没有。
  只是当时逼到那个份上,他不答应也不成,现在冷静下来,又不禁愁了起来。端起酒杯,一连喝了几杯,直到刘巴按住了他的手。
  “子初?”荀彧一怔,抬头看看陈群的方向。“谈完了?”
  刘巴微微一笑。“你现在还有心思关心他?管好你自己吧。两年翻一番,你真敢答应。”
  荀彧苦笑,低声说道:“你也看到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看到了。天子驭臣如用兵,信手拈来,不露痕迹。”刘巴眉梢轻挑,露出几分狡黠。“胜负成败,在此一举。文若,这是天子对你最后的考验。若能成功,杨公之后,司徒非你莫属。”
  荀彧连忙阻止。“子初,不可妄言。”
  刘巴笑笑,没有再说,只是举起酒杯,对荀彧致意。
  荀彧也举起了酒杯,却不像刘巴那么有信心。他知道天子对他期望甚高,不出意外的话,官至司徒是意料之中的事。可是他更清楚,天子想要的司徒不是一个尸位素餐的司徒,甚至不是一个常规意义上的司徒,而是一个能一扫旧习,带着大汉走上一条新路的司徒。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天子的确很着急。
  他要在西征之前,看到这个司徒出现,并掌握权力,在他西征期间经营好朝政,带着大汉走向下一个十年、二十年,实现王道。
  两年内实现河南赋税倍增,只是一个考验而已。
  荀彧头很大,但是他看到刘巴,又有了些许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