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宅屋 > 历史 > 汉道天下 > 第1261章
  甄宓眼珠一转,莞尔而笑。“还是陛下高瞻远瞩,倒是臣妾想差了。”她随即又道:“陛下建议荀悦效仿夫子,去登泰山,莫不是希望儒生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不再做无谓之争?”
  刘协哈哈大笑,带着说不出的欣慰。
  他建议荀悦去登山,本是随口一说,并无深意。荀悦开始应该也没放在心上,所以他是往睢阳去的,而不是直接向东。
  后来荀悦由睢阳转而东行,和刘表中风可能有点关系,也和他对刘琮那个问题的回答有点关系,纯属巧合。
  正如刘表因此中风一样。
  他从来没想过,那一句无心之言会对刘表有这么大的冲击。
  这大概就是水到渠成吧。
  该有的铺垫做到位了,各种因素就会自发起作用,该来的终究会来,该走的也终究会走,不需要那么刻意。
  历史发展自有其规律,勉强不来,刻意的结果往往是好心办了坏事,给无数人带来灾难。
  这样的例子,历史书中数不胜数。
  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思想先行
  刘协和马云禄、甄宓一起吃了晚餐,顺便聊了一会。
  没什么特定的内容,天南海北,文史政治,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除了缓解甄宓的心情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小心思。
  马云禄没什么心思,甄宓却是一个想法比较多的人。如果不及时疏导,她迟早会闹出点事来。
  开阔她的眼界,让她知道未来可期,不必搞那些小心眼,对预防内耗有些好处。
  再者,养不教,父之过,但他这个父亲有些特殊,未必有时间对每个孩子都悉心教导。特别是早期,教育的责任更多会落在母亲的身上。对马云禄、甄宓多一些开导,也是对子女教育的一部分。
  有些事,预防比处理更重要。
  他毕竟不是天生的帝王,做不到杀母立子那么冷血,也不愿意轻易对朝夕相处的枕边人痛下杀手。
  如果能教育好,为什么一定要杀人呢?
  “陛下,山顶为什么会比山下冷,这个问题的答案究竟是什么?”甄宓按捺不住好奇心,终究还是选择了向刘协直接发问。
  这个问题已经成了当前的热门话题,邸报上登了几篇文章,却没有一个人能说得清楚,让所有人都信服。
  甄宓闲来无事,经常读书看报当作消遣,对这个问题也比较关心。
  “说这个问题之前,先问你一件事。最近黄猗在邸报上发了一篇文章,讨论识星辨位的可能性,你读了吗?”
  甄宓点头道:“读了。我还听袁夫人说,这件事,他早在当年随狼骑出征的时候就在考虑了。研究了好几年,现在总算有了结果。只是……”
  甄宓突然笑了起来,看起来有些狡黠。
  “只是什么……”
  “只是有人研读了他的文章后,说按照他的推理,这天圆地方的说法怕是错了,该改成天地皆圆才对。”
  “你觉得呢?”
  甄宓一愣,抬眼起皮,打量了刘协两眼。“陛下,你不会……”
  她有些迟疑,没敢继续说下去。
  自从黄猗的文章发表之后,遭到了不少人的反对,有些甚至骂得很难听。有人说,黄猗虽是江夏黄家的子弟,但学问一般,攀附袁氏,现在又成了武人。立了军功还不甘心,还想在学问上证明自己。可惜水平不够,只能拿这些耸人听闻的怪论来博名声。
  大地是圆的?一听就知道是胡说八道。
  “我同意他的推理。”刘协淡淡地说道:“而且狼骑就在用他的方法定位。水师也准备用,已经测试过了,据说效果比狼骑更好。”
  甄宓暗自庆幸自己没有出言不逊。
  从刘协的表情来看,他显然对那些批评意见不以为然,甚至有些反感,正如他面对一些大言不惭的儒生。
  “我也觉得好用就行。”马云禄说道:“别人说什么,其实并不重要。”
  “那……陛下觉得,大地会是圆的吗?”甄宓不死心,试探的问道。
  “大地是不是圆的,可以讨论。”刘协拿起筷子,蘸了一点水,在案上画了一道线。“他们是由黄猗的观星定位术推导出来的,推论结果对不对,取决于两个问题:一是观星定位术,一是推导过程。”
  甄宓倾身过来,肚子被压着,有些吃力。
  刘协见状,向她靠近了些。
  甄宓心中窃喜,却不敢声张,眼中求教的神色更浓。
  “所以,在观星定位术的确有用的情况下,如果结论错误,那就是推导过程有问题?”
  “对,如果推导过程也没问题,那结论就算有点离经叛道,也有可能是真的。这个道理,你能接受吧?”
  甄宓眨着眼睛,一时不知道该怎么说。
  刘协说的道理很浅显,她能听懂得。
  但要说大地是圆的,她还是无法接受。
  在她看来,推导过程没什么问题,如果黄猗的观星定位也是对的,大地必然是圆的,那岂不是荒唐?
  见甄宓神色不安,刘协忍不住笑了。“你是不是有点怕?”
  甄宓回过神来,强笑了笑。“可不是么,若大地是圆的,臣妾这脚下一滑,谁知道会滑到哪儿去?”说着,心有余悸地拍了拍胸口。
  刘协看得有趣,绷不住脸,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