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宅屋 > 历史 > 汉道天下 > 第845章
  曹操神情尴尬,欲言又止。
  刘协又道:“对了,蔡令史刚作完《宦者列传》,令祖费亭侯(曹腾)是入了传的人。你想不想先睹为快?”
  曹操愣住了,转头看向一旁的蔡琰。
  蔡琰点了点头。“费亭侯虽是宦者,但尽忠守职,进贤达能,理当入传。”
  曹操又惊又喜,拜倒在地。“谢陛下,谢令史。”
  “不用谢,这真是秉笔直书而已。”
  曹操落了泪。“陛下,臣负阉党之名四十年,何尝有人愿意仗义直言?阉竖二字,就是贴在臣身上的标签,人人避之不及。”
  第六百九十一章 时代转折
  蔡琰没带文稿,但她记忆力好,一字不落的背给曹操听。
  曹操是跪着听完的。
  蔡琰有些承受不起。曹操与她的父亲蔡邕的关系不错,半师半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曹操算她的半个长辈,曹操如此礼敬,她受不起。
  但曹操坚持。
  他说,我跪的不是你,而是秉笔直书的史家,是我祖父的事迹。
  如果所有的史书都能这么写,我相信所有人做事的时候都会有所顾忌,以免留下恶名。
  如果连宦者都可以得到公正的对待,还担心什么谤书?
  蔡琰无奈,只得受了。背完之后,立刻还席。
  但曹操所提的谤书二字,却落在了刘协耳中。
  王允杀蔡邕,其中的一个理由就是担心蔡邕写出来的历史是谤书。
  “你熟悉王子师其人吗?”
  “不仅熟悉,而且亲近。”曹操抹去眼角的泪水。“黄巾初起时,他任豫州刺史,曾率部配合左中郎将作战。臣当时为骑都尉,深知其能。党人之中,像他一样文武全才的不多。臣有时候甚至觉得,能继承李膺遗风的不是袁绍,而是王允。”
  曹操摇摇头。“可惜他不是汝颍人。”
  “王子师……文武全才?”刘协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当然,王子师弓马纯熟,通晓兵法。”曹操郑重其事的点点头。“只是他的文武全才是相对于读书人而言,除了与黄巾作战,经验也不多。后来年岁渐长,不便弓马,轻视武人的习气更重,这才有长安之祸。”
  “……”刘协无语。
  他还真不知道王允这么猛,他一直以为王允就是个偏执的文臣。
  “你知道这些吗?”刘协转头问蔡琰。
  蔡琰也有些惊讶,连连摇头。她有机会接触王允的时候,王允已经官居司徒,从来没见他骑过马。
  反倒是负责记录的裴俊说,他听说父亲说过一些。实际上这也不奇怪,并州近边塞,民风尚武,文武全才的很多。
  刘协也是大开眼界,受益匪浅。
  他也意识到,总的来说,虽然出身阉党,曹操还是对党人的好感更多一些。他努力向袁绍靠拢,未必全是因为仕途,很大程度上和精神有关。
  毕竟以他的出身和能力,抱宦官大腿更容易升官,反倒是追随袁绍受了不少挫折。
  ——
  狼骑与虎豹骑的游击战不分胜负。
  虽然狼骑的优势很明显,但曹纯采用了集积战术,充分利用自己的兵力优势,没给狼骑一点机会。
  上林苑虽大,毕竟不是一望无际的草原,狼骑长途奔袭的优势发挥不同来。几次接触之后,吕布主动表示平手,不用再比了。
  到这时候,大家才明白吕布为什么坚持要先比突击。
  吕布非常清楚狼骑的优势是什么,知道他们最擅长的游击很难取得实质性的成果,所以才要在突击中取胜。
  当天晚上,刘协留宿上林苑,与诸将一起复盘,探讨战术,仿佛又回到了巡边的时候,心情格外舒畅。
  商议之后,刘协做出决定,调曹操去美稷,代替杨彪,主持北疆的防务。虎豹骑加入狼骑,曹纯也转为狼骑长史,作为吕布的副手。
  曹仁指挥的骑兵也转由吕布指挥。
  吕布不再仅仅是狼骑督,他将指挥美稷的所有的骑兵,曹纯反倒成了狼骑的实际指挥官。
  曹操另组亲卫骑,由曹仁指挥。
  夏侯渊、程昱等人随曹操北上,集合各部步卒,以万人为限。
  考虑到西北诸苑渐有规模,战马数量充足,这一万步卒将全员配备马匹,以提高机动能力。
  一万三千步骑,就是美稷的主力。加上张杨、马超所部,总兵力共三万人。数量不多,却足够精锐,在曹操、吕布等人的指挥下,应该能负责起东至雁门,西至浚稽山一带的安全。
  兵权在一直在刘协的手中,这样的事可以自行决定,和三公讨论只是礼仪性的程序,不会改变结果。
  曹操非常满意,再三谢恩。
  ——
  月上柳梢头。
  刘协背着手,沿着小道缓缓向前。
  今天心情好,酒喝得稍微有点多,虽不至醉,却也微醺。
  他斥退了形影不离的散骑,让他们远远的跟着,自己一个人独行。
  他想静一静。
  还有几天就是新年了。随即袁绍撤回河北,山东的战事告一段落,明年的主要任务不再是作战,而是朝争。
  这个结果比他预料的来得早了些。他本以为还要再打几年,没想到现在就太平了。就算以后还会有小规模的冲突,但那也是一州一郡的事,不会动摇整个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