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宅屋 > 历史 > 汉道天下 > 第721章
  “呵呵。”杨氏忍不住撇了撇嘴。“夫君这话可就说错了。女军固然多是羌胡蛮夷,弘农王夫人的纸坊、书坊里却不乏山东高门,她们都是当年被西凉军掳走的苦命人。若非天子华阴一战,斩杀李傕,她们迟早会成为西凉军的口中之食。”
  第五百八十八章 事与愿违
  被妻子呛了一句,王朗有些讪讪,低头继续读信。
  但他的心情却变得越来越糟,尤其是读了那句“此五百年之巨变”之后。
  虽然不太清楚刘和具体在说什么,但他能从刘和的语气中感受到,这五百年之巨变不像是他期望的变化,天子也不像是他期望的天子。
  处心积虑地想杀尽河东大族,岂是明君所当为?
  夷华不辨,如何知正统所在?
  男女无别,礼法何存?
  王朗放下了手中的信纸,原本亢奋的心情也变得极为低落。
  杨氏接过信纸,将剩下的内容读完,黛眉也跟着微蹙起来。“这五百年巨变……听着有些耳熟。”
  “应该是由‘五百年必有圣人出’所化。”王朗说道,眼中怒气更盛。
  果真如此,那便是刻意奉迎天子,非大臣所当为。
  “不对。”杨氏沉吟了片刻,摇摇头。“我仿佛听谁说过,只是想不起来是谁说的。”
  王朗瞥了杨氏一眼,没有再问。他站起身,甩了甩袖子。“此事以后再说,守住徐州要紧。我去联络各家,筹集钱粮,你准备一些酒食,以备有客登门。”
  杨氏点头答应。王朗起身下了堂,带着两个随从出了门。
  ——
  王朗亲自出面联络,再加上刘虞、刘和父子的影响力背书,郯县几个大族迅速做出了反应,带着丰厚的礼物前往州牧府,拜访刘备,并表示将派人带着部曲助阵,迎战袁绍。
  紧接着,王朗派人带着书信,赶往各郡县,联络各地的名流、大族,请他们出面,筹集钱粮,协助刘备应战,保卫徐州。在书信中,他极力论证袁绍所行不义,用兵也极其荒谬,必将失败。若徐州图一时安逸,将来必玉石俱焚。
  王朗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表示支持的消息不断传来,一时间声势浩大。
  刘备欣喜若狂。
  入主徐州数年,他第一次感受到了徐州的力量。虽然不知道能不能挡住袁绍,但他也亲身体验了高门大族和名士的影响力,绝非他能奢望。
  他有些后悔,当初没有好好读书,没能充分利用老师卢植的名望。
  虽说涿郡卢氏的门第远远不如弘农杨氏,也不如东海刘氏,但卢植在士林中的名声却比王朗高出很多,在整个幽州都有着不小的影响。
  当初若能得到卢植的首肯,他或许有机会在涿郡站稳脚跟,而不是来到徐州。
  和他一样的,还有公孙瓒。
  他们都浪费了这宝贵的人脉资源。
  ——
  昌邑。
  袁绍在一群文臣、谋士的簇拥下缓步登堂。
  昌邑既是山阳郡治,又是兖州州治,府署宽敞广阔,被收拾得干净整洁。庭院深深,松柏苍翠,赏心悦目。
  袁绍心情大好,赞了几句。
  负责先行安排的主簿耿苞心花怒放,笑容满面。
  田丰看在眼里,很不高兴,大声说道:“主公,此行意在徐州,并非兖州。”
  袁绍心中不快,脸上却不动声色,哈哈一笑。“元皓言之有理。昌邑终究只是暂驻之地。攻克彭城之日,才是庆功之日。”
  田丰正欲再说,一旁的沮授悄悄地扯了扯他的袖子。田丰会意,将涌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见田丰不说话,袁绍有些诧异。他转头看了田丰一眼,脸上的笑容更盛。“元皓,上次你说广宗郭氏联络得如何?显奕年纪不小了,再不成家,如何立业?”
  一旁的逢纪、许攸不约而同的撇了撇嘴,露出一丝浅笑。
  田丰原本建议袁绍与中山甄氏联姻,结果甄氏委婉的拒绝了,理由倒也正当。甄宓虽被相者王良认定贵不可言,但甄宓出生之后,先是丧父,接连又有两位兄长早逝,怕是有所妨碍,要去北岳还愿,看看玄武之神的意思。
  借此机会,田丰随即又推荐了广宗郭氏,故南郡太守郭永之女。
  和甄宓相似,这个郭氏之女也有一些神奇的异象,据说聪明异常,被郭永称为女中之王,遂以女王为字。今年十四岁,也正是可以出嫁的年龄。
  不过袁绍说袁熙年纪大了,该结婚了,纯属借口。
  十四岁的女子,就算成了亲,也不能生育,至少要等到十六以后。
  袁绍这么说的意思是提醒田丰,如果郭氏再像甄氏一样推三阻四,他就要另选他人了。到了中原,想和他联姻的人很多,门户比广宗郭氏高的数不胜数。
  什么女中之王,一听就不靠谱。
  逢纪、许攸私下里就提过,袁熙和冀州人联姻只会助长冀州人的气焰,对袁绍的大业不利。
  田丰说道:“使者已经派出,很快就会有消息。”
  袁绍点点头,转头看向逢纪。“陈孔璋应该到彭城了吧?”
  逢城躬身道:“应该到了。如果顺利的话,或许刘备的降书已经在路上了。”
  袁绍微微一笑。“刘备虽出身寒微,却是个识时务的英雄。若能归降,当予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