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宅屋 > 历史 > 汉道天下 > 第687章
  刘和眉心微蹙,沉吟了片刻,说道:“可惜了他们的一片心意,袁绍击破易京之后,已经没有后顾之忧,封了一大批官爵,就差登基称帝了,怎么可能入朝主政。云天,冀州形势已明,朝廷会下诏讨伐吗?”
  麹义很惊讶,半晌才哑然失笑。“袁绍这就叫掩耳盗铃吧?形势至此,他还想登基称帝?依我看,入朝主政大概是他所能期望的最好结果,还要看天子肯不肯答应呢。对了,你有没有亲手斩杀公孙瓒?”
  刘和一声长叹。“那狗贼自杀了,自投于火,烧成了一团灰,连骨头都分不清。”
  “这么大的火?”
  “可不是,里面积储的钱粮、珍宝全都烧了,袁绍忙了一场空,连赏赐都拿不出来,只能用官爵回报冀北大族。”
  麹义张了半天嘴,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他很想嘲弄袁绍几句,可是看看刘和失落的眼神,又自觉地闭上了嘴巴。
  他与刘和相交多年,深知刘和报仇心切。如今几年辛苦,却没有亲手斩了公孙瓒的首级,这遗憾怕是要留一辈子。
  麹义引着刘和来到白山,见到了荀攸。
  刘和与荀攸是旧相识。何进为大将军时,荀攸任黄门侍郎,他任侍中,两人经常见面。不过那时候没什么交往,荀攸话不多,他却交游广阔,禀性不同。
  一别数年,荀攸已经是手握重兵的幽燕都护,他却是只有虚名的征北中郎将。
  刘和心中感慨,主动上前施礼。
  荀攸起身相迎,托着刘和的手,上下打量了一番,笑道:“刘公衡,是不是有些感慨造化弄人?”
  刘和倒也不憷,点点头。“是啊,我奉诏东归时,你已经离开了长安,赴蜀郡上任。后来听说你去了荆州,我还以为你要依附刘表呢,没想到兜兜转转,你居然又回到了朝廷。”
  荀攸笑了。“是啊,我们都一样,兜兜转转,最后又回到了朝廷,为天子效力。你是宗室,身份更胜一筹,将来成就必在我之上。”
  刘和心中一动。
  荀攸不是普通人。没有足够的把握,他不会轻易表态,而且是这样的表态。
  刘和恳切地说道:“公达,我失君父已久,心如浮萍。如今穷途来归,富贵不敢求,但求能有用武之地,不虚度此生。”
  “那你一定会如愿的。”荀攸拉着刘和入座。“天子志存高远,超出你的想象。你能走多远,只看你的能力有多大。我从弟荀恽随轲比能西行的事,你想必听阎子刚说了。他的能力,岂能与你相提并论?公衡,努力!”
  再一次听到荀恽的事,刘和还是觉得热血沸腾。天子能给荀氏这么大的空间,自然不会因为他的宗室身份猜忌他。正常情况下,乱世之中,加强宗室的力量才是最正常的选择。
  荀攸又道:“天下纷乱,宗室的表现也大有不同。刘焉、刘璋父子在前,刘表在后,都有割据之意,无人臣之礼。令尊虽居北边,心存忠义,拒袁绍不臣之举,堪称宗室楷模,不幸为公孙瓒所害,天子痛惜。此德在前,天子岂能不用你?”
  刘和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心里的担心终于可以放下了。
  有了荀攸这些话,就算天子个人不想用他,他也不用担心自己的前程。荀彧、荀攸会用自己的影响力,向天子推荐他。
  而且他想不出自己有什么严重的过错,让天子不肯用他。在宗室多有不臣之心的情况下,天子应该会重用他,树立一个榜样才对。
  “多谢都护。”
  荀攸拍拍刘和的手。“去行在吧,见见天子。”
  “好。”
  第五百六十章 同病相怜
  刘和由白山西行,沿着长城,一路走到了弹汗山。
  草原上郁郁葱葱,牧人随处可见,既有鲜卑人,也有乌桓人,更多的是汉人。
  与鲜卑人、乌桓人不同,汉人不仅放牧,还种地。他们在山谷间开辟出一小块一小块的地,种上粮食,又利用更小的土地种上蔬菜,养上鸡。
  连续吃了很多天的奶酪后,刘和难得地吃上了蔬菜,顿觉鲜美异常,连声向主人表示感谢。
  主人很得意,举起自己粗糙却完整的右手。“我可是真正的汉人。汉人不管到哪儿,都要种菜。肉奶虽好,没有菜也不行。”
  刘和大笑之余,又有些感慨。
  他的父亲刘虞两度镇抚幽州,前后在州近十年,治绩出众,名声也极好。可是他去世不过数年,如今的幽州汉胡百姓已经不怎么提起他,反倒是经常说起荀攸。
  是因为地处塞外,超出了刘虞的辖区,还是刘虞的仁德流布不远,如沙上建屋,不及荀攸的恩威并施来得深入人心?
  眼前这个面色黝黑的汉人或许便是答案。
  没有荀攸的弹汗山大捷,没有割去俘虏的右手拇指以示惩戒,鲜卑人、乌桓人便不会如此守法,汉人也不会如此安心。
  在此之前,也曾有大量的汉人出塞避乱,但他们大多沦为鲜卑人、乌桓人的奴隶,勉强求生而已,哪能像现在一样自在。
  虽然刘和不愿意承认,但他却慢慢意识到,荀攸其实是父亲刘虞和公孙瓒的结合体,一手仁治,一手威逼,缺一不可。
  十余日后,刘和赶到平城,与臧洪见面。
  两人都是徐州人,都曾在袁绍麾下听令,如今又都离开了袁绍,相逢于北疆,自有惺惺相惜之意。臧洪在白登山上置酒,为刘和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