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宅屋 > 历史 > 汉道天下 > 第589章
  “你担心功高盖主?”
  荀彧转头看了唐夫人一眼,摇摇头。“天子手握并凉精锐,谁的功劳能盖过他?我只是不想节外生枝,引起某些人不必要的幻想。”
  唐夫人有些意外:“你不希望文倩成为皇后?”
  “不想。”荀彧不假思索的说道:“我只希望她平安。我已经与伏完商量过了,送皇后去行在。”
  如果荀文倩生下皇子,天子有后,这本是好事。可是对他来说,事情就变得复杂了。不管他想不想,别人都会有意无意的将他当作关东人的新代表,极尽所能的将他推到位极人臣的位置。
  “皇后吃不了那种苦吧。”唐夫人笑了一声:“行在可不是河东,风沙大得很。”
  “那也是她应该承受的。”
  唐夫人点点头。“朝中的事,我不管。文倩的事,我心里有数了。等皇后到了行在,这些贡献都会送到皇后手中,由皇后分配就是了。”
  “如此最好。”荀彧吁了一口气。“皇后十日后起程,要在新年之前赶到行在,与陛下团聚。你要是有什么贡献要送过去的,可以直接送给皇后,免得多事。”
  唐夫人瞅了荀彧一眼,有些无奈地点点头,刚要说话,荀恽快步冲了进来,手里拿着一封文书。荀彧一看,便觉得心头一紧,这是六百里加急的文书,从行在发来,必然是出了大事。
  荀彧顾不得多想,取过文书,迅速拆开,只看了一眼,便脸色大变。
  “怎么了?”唐夫人也紧张起来。
  “文倩生了。”荀彧的声音沙哑。“是男孩。”
  第四百七十八章 君子豹变
  唐夫人和荀恽面面相觑,只觉得天意弄人。
  真是担心什么来什么。荀彧最不愿意荀文倩生下皇子,偏偏荀文倩就生下了皇子,连神医华佗都看走了眼。
  如果这不是天意,什么是天意?
  “你也不用担心,天子自有决断。”唐夫人首先镇定下来,和声劝道:“细说起来,这也是难免的事。就算这次生的是皇女,焉知下次还能生皇女?事已至此,不如坦然面对。”
  荀彧转头看看唐夫人,笑得有点无奈。
  他同意唐夫人的观点。因为天子年少,皇后伏寿、贵人宋都、董宛都没到生育的年龄,天子身边的女子中只有荀文倩适合生育。就算头胎如愿以偿地生了女儿,谁能保证第二胎还是女儿?
  所以,荀文倩生出皇长子几乎是必然的事。
  或许,天子也料到了这个可能,所以显然特别平静。
  荀彧拿起天子诏书,又看了一遍,仔细品味字里行间的意味,只看出了一丝喜悦,却没看出什么担心。
  但他不敢相信自己的感觉。
  他想了想,决定回去和刘巴商量商量。眼下能给他建议的人,也只有刘巴了。
  “三天以内,我就将贡献送到城中去。”唐夫人说道。
  荀彧点点头,匆匆出门。荀恽甚至来不及和唐夫人告辞,一路小跑的跟着荀彧出了门,翻身上马,急驰而去。
  “长倩,你护送皇后去行在吧。”荀彧突然说道。
  荀恽愣了一下,随即点头。“喏。”
  回到安邑,荀彧径直来到了安邑县廷。一进门,就看到刘巴高坐在堂上,正在训斥掾吏。
  “桑田数量只有计划的大半,你这个劝农啬夫是怎么做的?你不要说什么劳力不足,以征发屯田兵之类的,先把佣金的事解释清楚。”刘巴说着,将一叠文书摔在劝农啬夫的面前。“我已经查过了,你给的佣金只有额定价格的一半,剩下的一半都被你吞了。”
  劝农啬夫跪在地上,瑟瑟发抖。
  “不要说我不给你机会。”看到荀彧父子进来,刘巴抬手示意稍候。“给你五天时间,吞进去的钱,给我一个子儿不差的吐出来。新年之前,若能完成任务,饶你一命,否则让你全家大年初一出丧。滚!”
  劝农啬夫如逢大赦,磕了个头,连滚带爬的走了。下堂的时候,差点撞倒荀彧。
  刘巴环顾四周。“还有谁要报告?报告之前,先想好自己那些理由能不能说服自己。如果不能,还是回去想想,先完成任务为先。”
  “喏。”众掾吏齐声答应,鱼贯下堂。经过荀彧面前时,一一行礼,却没人敢停住脚步。
  荀彧皱着眉,看着这些安邑县的掾吏们出了门,这才举步登堂。
  “子初,你理政一直这么蛮横吗?”
  刘巴起身相迎,哈哈一笑。“这些人中,你认识几个?”
  荀彧仔细想了想,好像都不认识。“你换人了?”
  “换了大半。这些人都是从屯田兵中挑选出来,粗通文墨,熟悉吏务,但是行伍之气甚重。你和他们好好说话,他们不会当回事,只有杀气腾腾的才管用。”
  “屯田兵?”荀彧更加吃惊。
  安邑周围安置了不少屯田兵,对安邑的稳定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但他却不知道刘巴从屯田兵中挑选掾吏,毕竟绝大部分屯田兵都是文盲,根本无法承担吏务。
  太守府、县廷的大部分掾吏都出自几个家族,本质上还是读书识字的人有限,只能从那些大族中挑选,没有更多的选择。
  “屯田兵中有人才。”刘巴得意地笑道。“这些身经百战的将士中不少是聪明人,只是之前没机会读书。如今天子推崇教化,诸将响应最为积极,屯田兵中通晓文墨的人很多。一个干不好,随时可以换另一个。不像那些大族子弟背后有家族支撑,就算是犯了错也不能轻易惩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