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宅屋 > 历史 > 抚宋 > 第1575章
  难关过去了,皇帝的威望也就上来了,太后自然也就会被大家慢慢地淡忘。
  自己应当准备一些好酒,到时候向耶律珍好好地说一句抱歉。
  戴炜垂头丧气地回到了自己的家里。
  家中亦是一片破败景象。
  家里的人,正在收拾着金银细软以及一些值钱的东西,他们也要跟着大军一路往河北路上撤离了。
  要离开生活了几十年的地方,去一个陌生的地方生活,即便是他们这样的人家,也照样的心中忐忑,一些人一边收拾着东西,一边暗自垂泪。
  径直走进了书房之中,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看着一片狼藉的屋子,他不由得摇摇头。
  不走不行啊,宋军来了,必然是要清算他们这样的人的。
  虽然他还不够资格上那位大宋首辅的奸贼榜的名单,但好歹也是有名有姓的人。
  门轻轻被推开,一个与他面貌有几分相像的人走了进来。
  “都收拾得差不多了吧!你和你嫂子侄儿们先走。河北路那边,已经准备好了房屋,先住下再说!”戴炜道。
  进来的人却不吭气,一屁股坐在了戴炜的跟前。
  “我说得你没有听到吗?”心情本来就不好的戴炜顿时便怒了。
  “大哥,什么叫收拾得差不多了!”戴炲闷着声音道:“咱们的祖坟能带走吗?我们这一走,以后谁来给爹娘烧纸上香!”
  一腔怒气,顿时被弟弟这一句话全都给憋了回去。
  “能有什么办法?”戴炜叹道:“现在不想死,就得替辽人办事,将来不想死,就只能跟着辽人走。留在这里,那里还有活路?”
  “为什么没有活路?”戴炲抬头,轻声道:“大宋朝廷监察院少卿吴可亲自给弟弟承诺,只要哥哥接下来能办好几件事情,他保您无事!”
  戴炜一下了跳了起来,看着在他眼中一向便是一事无成,没啥才能的弟弟,“你,你怎么跟这样的人的交际?”
  戴炲淡淡地道:“大哥,五年以前,我便加入到了大宋监察院,这些年来,我一直从你这里源源不断地得到情报,然后报上去,现在我在大宋那边,可是已经积功升到了六品监察使了。”
  呛的一声,戴炜腰刀出鞘半截,但看着盯着他嘴角似笑非笑的弟弟,他又无奈地还刀入鞘。
  “你居然瞒了我这么久!”
  戴炲道:“大哥,辽人要输了,这个时候,您还不赶紧想办法戴罪立功,难不成真想跟着辽人退往河北,然后再一路退往幽燕,退往大漠吗?只要你再立下功劳,再加上这些年我的功劳,总是能保咱们戴家无事的。”
  “你想要我做什么?”戴炜缓缓地道。
  “两件事!”戴炲道:“一,拖延辽军后撤的速度,如此一来,咱们能最大程度地保全东京城的百姓,大宋军队一致,辽军哪里还顾得上掳掠青壮百姓!”
  “这个容易做到!”
  “第二,我要耶律珍抵达东京府的具体行程!”
  第七百四十五章:两炮
  今年九月的气候,与往年已经开始变凉不同,仍然显得有些燥热,这也使得原本该在这个时候变红的枫叶,显得犹犹豫豫的,有的变红了,有的半红半绿,有的却仍然还是一片翠绿。
  不过树下的荒草,却已经变得枯黄,蔫头搭脑的。
  原本这里算是一处不错的景致,秋日一至,满山的枫叶,总是能吸引来不少的游人。山下大道边上的茶棚子,也能赚得盆满钵满。
  不过这已经是好些年以前的事情了。
  自从辽人攻破了东京城以后,这里毫无意外的也荒芜了下来。
  人都没有了,那里还有游人呢!
  大道边上的茶棚子早就不见了踪影,只剩下搭棚子的四个墩子以及破败不堪的用来烧水的灶台,一大堆的破碗烂壶,无声地叙述着这里往日的辉煌。
  吴可骑坐在一株树顶,手搭着凉蓬,迎着升起的朝阳看向远处。
  这条大道,是耶律珍去东京城的道路。
  当然,也是他奔赴黄泉路的通道。
  吴可决定亲自来送他一程。
  这个人,值得他冒险跑这一趟。
  山的这一边,是大路,山的另一侧,却是大河。
  秋汛刚起,河水汹涌奔腾,不时还能看到浮尸顺河而下。
  树下,一个穿得破破烂烂的老农模样的人,将一大堆枯草抱开,露出了一门闪着幽幽光芒的青铜炮。
  一门青铜炮。
  而且是辽国人自己的青铜炮。
  老农仔细地检查着这门青铜炮的每一个细节,甚至将手从炮口里伸进去,像抚摸情人一样,仔仔细细地挨着抚摸了一遍,然后将手举到眼前审视,送到鼻间嗅闻。
  “老林,怎么样?比我们的炮如何?”树顶之上,吴可问道。
  “还行,大差不差!”老林点头道:“应当是当年东京城内那些匠作营老匠人的手艺。”
  “这么说来,准头,射程也就在当与咱们的差不多了?”
  “应当是的!”老林道:“可是光看,总是有些拿不准,最好能开一炮试试!”
  “你可拉倒吧!”吴可笑着从树上溜了下来:“这炮多大的动静儿,你不知道?要是能试炮,我还巴巴地把你弄出来,然后一路带到这里来?你也敢开口,安家费要五百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