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宅屋 > 历史 > 抚宋 > 第529章
  翌日,萧诚一行人等,离开了微熏山庄。
  黔州知州马亮,现在只能让他活着。
  萧诚很清楚,这是夔州路转运使李防的底线。
  黔州到底发生了什么,李防自然是一清二楚的,事实上,也根本瞒不住他。
  马亮现在什么状况,李防也知道。
  但萧诚事情做得着实不错,整个黔州以及下辖的数十个羁縻州正在稳定有序地一步一步地在往改土归流的方向上前进。
  在李防看来,萧诚的确大才,这样的事情,交给马亮即便是再过上一百年也做不下来。
  萧诚把这件事情做好了,最大的功劳,当然是他这个夔州路转运使的,不管什么时候,统筹谋略之功才是最大的,具体做事,只能排第二。
  李防贪这份泼天的功劳。
  所以他也容忍马亮被萧诚这样软禁着。
  但如果萧诚真把马亮弄死了,李防就不可能容忍了。
  而这,才是马亮还活着的原因所在。
  现在,萧诚还不想与李防撕破脸皮呢!有些事情,有这位夔州路转运使的支持,办起来便要容易得多。
  李防想要青史留名,萧诚投其所好。
  李防想要赚取钱财为儿孙计,萧诚便让他儿子在黔州商业联合会中占据一个重要的位置。
  当然,李防得到了这些,便也需要付出一些。这对于双方来说,都是心照不宣。
  再过上一段时间,李防便可以举荐萧诚成为黔州知州了。
  第二百八十二章:人比人,气死人
  任何一个世界,都有着他的运行规则。
  不管你是谁,一旦想要突然改变他的规则,最大的可能便是被规则反噬,最终死无葬身之地。
  领先一步是天才。
  领先十步,那就是妖魔鬼怪,是众人都要群起而攻之的对象。
  强若王莽,谦恭下士,装了几十年,最后都做到皇帝了,可一旦他想要改变规则,最终的结果依然是毁灭。
  所以萧诚做事,一向都是循规蹈矩,在这个世界规则允许的范围之内,小心翼翼的行事。
  名正言顺,是做事的所有前提。
  从呱呱降生到这个世界到慢慢成长,萧诚一直都明白的一个道理是,不要做超出一个世界的人们认知极限的事情。
  生产关系必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这两者要是脱钩了,肯定是要崩盘的。
  事实上在大宋,政治之上还是相对开明的,至少这个时候的士大夫,并不认为这天下就是皇帝老子一家子的天下。
  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嘛!
  当然,皇帝嘴上虽然这么说着,但心里估计是不大认可的。
  所以一直以来,大宋的政治格局,便是皇权与相权的相互博弈。
  不过绝大多数时候,相权是落了下风的。
  皇权天然地就占据着优势的地位,太英明的皇帝和太愚蠢的皇帝,都能让相权的制约落在空处。
  或者,这正是夏诫不选择荆王的原因所在吧。
  荆王赵哲,英武果决,做事一点儿也不拖泥带水,对自己的判断一向信心十足。换句不好听的话说,那就是刚愎自用,不听人言。
  荆王上了位,夏诫要么学前首辅罗素,成为一个应声虫,要么收拾收拾,卷了铺盖回家去颐养天年。
  这两者,自然都不是夏诫想要的。
  他还想在首辅的位置之上大显身手呢!
  所以他选择楚王。
  一个看起来很平庸的继承者。
  所以,崔昂这样明摆着的白脸儿奸臣,才能说服夏诫在这件事情之上与他同流合污。
  萧诚要的比夏诫更多。
  萧诚想要的是一个不论在台上的皇帝是英武还是愚蠢抑或是平庸,对大宋的政治格局的影响,都是有限的。
  他们可以是大宋的象征,是大宋的精神领袖,是大宋的吉祥物,他们可以拥有海量的财富,可以接受百姓的膜拜,也可以高高在上哪怕是被奉为神祗,但就是别成为治理大宋政策的决策者。
  他们只能成为一个旁观者和享受者。
  当然这绝对不是造反。
  在这大宋天下,经过了三百年养士,想要造反的人,基本上都是送死的下场。
  所以,萧诚想要做到这一切,必然只能在一个乱局之中才能做到。
  平稳的朝廷格局之下,想做到这一点,那是做梦。夏诫那一套,才是正理。
  江映雪一针见血,说出了萧诚一直不愿意说出来的隐藏在心底的秘密。
  那就是,萧诚真想要阻止的话,并不是没有办法。
  但他选择了壁上观。
  他准备了足够的武器弹药,然后躲到了一边,静静地瞪大眼睛看着汴梁的变局,等着这个天下变乱骤起。
  荆王会摁下这场乱局的启始键。
  但夏诫他们绝不可能成为这场乱局的终结键,虽然他们以为自己有这个能力。
  一块大石头扔进了水里,引起的后果,绝不是表面上的涟漪平静下来就解决了问题的。
  他将会产生影响深远的后果。
  只是事情发展的速度远远超出了萧诚的预计。
  他以为自己有充足的时间把事情做得更好,准备应对的手段更充足,但现在事情看起来,已经快要到爆发的临界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