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宅屋 > 历史 > 重生北魏末年 > 第216章
  “阿兄懂得真多。”
  高季式满眼崇拜道。
  高敖曹一脸傲然之色:
  “那当然。”
  高季式又拉拽着高敖曹,说道:
  “走!天色也晚了,阿兄先随我回去喝几坛,军中之事,明日再去处置。”
  望着高家兄弟离开的背影,段韶突然对一旁的斛律光道:
  “我定要戒酒。”
  斛律光没有出言附和,但却一脸认同之色。
  高澄的一番教诲,显然起到了作用,至少他隔了一段时日再往营中巡视时,与士卒交谈之际,询问他们对关西的看法,已经很少有人认为关西唾手可得。
  多是持有高澄的看法:胜利必将属于关东,只是过程注定略有波折。
  果然想什么便来什么。
  在出使南方的温子昇成功带回与萧梁的盟约后,由北方逃回的高子昂一行人也带来了柔然与关西结盟的消息。
  这并非全部,潜伏于萧梁的探子也传回了情报。
  关东使团离开不久,关西使团由陇山至蜀地,绕了一个大弯,终于抵达了建康。
  并且受到南梁的热情招待,当天便缔结了盟约。
  其实高澄在听说柔然出现关西使团,就已经清楚,宇文泰不可能放过南梁这个可以拉拢的盟友。
  只不过要从蜀地绕道,才耽搁了时日。
  如今关东、关西之间的态势越发严峻,双方基本没有了民间商贸交流,也意味着情报传递越来越难。
  高澄拿着关东与萧梁的盟书,好似得了一堆废纸。
  但这个结果不是早就有所预料的吗?
  无论柔然,还是南梁,都不愿见到高氏统一北方。
  高欢派出使团,结好柔然、南梁,希望两方在自己攻略关西之际,袖手旁观,这本就是在做无用功。
  第一百三十七章 誓师出征
  元季艳的运气很好,高欢收到书信的时候,并不知道关东所面临的糟糕外交环境。
  否则也没有那份闲心体谅她们母子离散的苦处。
  高欢安抚了游娘一番,笑言一起努努力,两人要个自己的孩子。
  游娘其实并没有吵闹,不过对于高欢所言,羞涩之余,也有了几分期待。
  高睿也因高澄求情,而被重新送回给了元季艳。
  元季艳心怀感激,每日照养高睿之余,就在家中为高澄诵经祈福。
  然而,高欢的好心情并没有维持太久,还没来得及与游氏为高澄生一个弟弟,就得知了关西先后与柔然、萧梁结盟。
  高欢怒不可遏,却也注定只是无能狂怒。
  如今的他真拿柔然、南梁没有办法,关西才是自己的头号目标。
  思虑再三,高欢决定试探性进攻关西,摸清柔然与南梁的态度以及决心。
  他派遣信使往洛阳,招司马子如前来晋阳,改任大行台尚书,命其统率窦泰、韩轨尝试进攻潼关。
  而高隆之则进位尚书右仆射,仍兼营构监。
  之所以选择司马子如,其一是他机智有谋略,第二便是此战只是试探柔然与南梁的反应,自己要防备柔然,而高澄则需应对南梁。
  高澄得到通知后,立即命崔暹筹备粮草,征调民夫,随时供应京畿军出征。
  随着高子昂率领使团余众回归洛阳,东魏朝野都知道了安乐王元昂叛投西魏,天子大怒,下诏革去元昂一应官爵,议罪其家眷。
  就连原本被送回河北娘家的李祖猗,也被押回洛阳受审。
  尚书令高澄念及连襟情谊,授意高隆之上书请求宽赦元昂妻妾。
  最终只是充没元昂家财,家眷之中,除妻妾外,尽数被发配充边。
  洛阳民众对这一行为有一定程度的误解,但也无妨,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小高王从来不畏惧他人流言蜚语。
  太昌四年(535年),正月十三,大行台尚书司马子如,统率大将窦泰、韩轨向潼关进军。
  有窦泰之前在潼关外损兵折将的教训,这一次不止高澄,就连高欢也要求他们小心谨慎,切忌轻敌冒进。
  身处长安的宇文泰得听说潼关告急,又在灞上聚兵。
  而消息传至南方,先后与关东、关西缔盟的南梁也做出了自己的选择:陈庆之领兵三万进攻南荆州。
  身处洛阳的高澄得知南梁背盟,并没有因愤怒而失态,只是吩咐崔季舒取来与南梁的盟书。
  “世子,你要此物有何大用?”
  崔季舒带来盟书,好奇问道。
  以他对高澄玩弄人心的了解,只怕专程取来南梁盟书是要操作一番,打击梁人士气。
  高澄只淡淡吐出两个字:
  “如厕。”
  素来讲究个人卫生的高澄,嫌弃盟书洁净甚至不如厕纸,还特意洗了个澡,才往永宁寺聚集京畿各军。
  王对王,将对将。
  陈庆之这种南梁第一名将,自然要北魏小兵仙来应对。
  永宁寺内,京畿兵再次以满员的三万四千人齐聚,高澄站在高台,向众将士发表演讲:
  “我们不能无视一个事实,那就是关东百姓能享受到的富足生活,在关西是不存在的。
  “关西野心家用他们的武力与暴政,压倒和违背了民众对统一的向往。
  “他们为了实现自己的卑鄙企图,在长安扶持伪帝,明目张胆的做出分裂行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