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宅屋 > 历史 > 重生北魏末年 > 第155章
  ‘还是输给了他……’
  贺拔岳终于不甘地倒在地上,高欢的心腹大患也就此与世长辞。
  侯莫陈悦走出帅帐,当即就有大批埋藏好的刀手涌向帅帐,贺拔岳的亲随们一哄而散,各自打马逃亡。
  “哈哈哈哈!”
  领着刀手们进帐,侯莫陈悦看见贺拔岳的尸首,笑得张狂:
  “平定关陇的贺拔岳,你怎么躺下啦!”
  那扭曲的笑容,却只有元洪景与刀手们观赏。
  当侯莫陈悦准备前往高平收纳贺拔岳的部众时,位于高平大营内的将领们已经得知贺拔岳死讯。
  众人决计逃亡,这时祖籍天水南安(甘肃天水),却出生在武川镇的赵贵站出来说道:
  “贺拔公待我等不薄,我愿往河曲为贺拔公收敛尸首。”
  这一番话说得众将羞愧不已,赵贵领五十人往侯莫陈悦军中求要贺拔岳的尸首。
  众将最终也没有一哄而散,而是推选右都督寇洛为主帅,带领众人往平凉(甘肃华亭)集合。
  侯莫陈悦得知寇洛已经继领贺拔岳部众,如遭当头棒喝,恰逢赵贵求要贺拔岳的尸首。
  在清楚自己无法趁机统御贺拔岳旧部后,为了缓和与他们之间的关系,侯莫陈悦将尸首交还,自己也引军回师陇山。
  赵贵要回了贺拔岳的尸首,侯莫陈悦也已经退兵,危险已经消除。
  寇洛有自知之明,众人推他当临时领袖,只有两个原因,他是武川人,以及他年纪最大。
  四十七岁的寇洛很有眼色,当即辞去统帅一职,于是关西豪杰们又一次开始推选领袖。
  凭借讨回贺拔岳尸首这一功绩,赵贵最先开口道:
  “贺拔公被侯莫陈悦冤杀,我等受其重恩,当选贤人率领我等为贺拔公复仇,贵以为,非夏州刺史宇文公不可,吾意迎奉宇文夏州为关西之主,诸位许或不许,请直言。”
  首先响应的是辞去统帅一职的武川人寇洛,贺拔岳先锋大将武川人侯莫陈崇随即表示支持,侯莫陈崇与侯莫陈悦同姓,且出自一地,但并非近亲。
  诸将之中年纪最小的武川人若干惠也附议,贺拔岳安排留守长安的长史武川人雷绍、征西将军武川人梁御。
  大都督中山人刘亮、都督代人达奚武、盛乐人杜朔周、辽西人怡峰等人也在绝对强势的武川派系推动下,纷纷表态拥立宇文泰。
  与原有时空不同,历史上,纵使贺拔胜声名狼藉,也有许多贺拔岳的死忠,提出要迎奉贺拔胜,武川人李虎甚至脱离队伍,领军东出,亲自往荆州劝说贺拔胜入关,然而贺拔胜舍不得他的三荆基业,没有听从。
  但这一时空,贺拔胜逃亡南梁,如今再往南梁去寻贺拔胜未免太过天方夜谈,于是就连李虎也转而赞同迎奉宇文泰为关西之主。
  为什么必须是远在夏州的宇文泰?为什么众人都愿意迎奉宇文泰?
  宇文泰的能力自不必说,堪称贺拔岳谋主,在决定大事之前,总要寻他商议。
  而他武川人的身份,也能得到众人的认同,宇文氏与贺拔氏同是武川豪族,也是他们两家率领武川豪杰袭杀卫可孤。
  因此,论能力、论出身,宇文泰都是不二人选。
  一个非武川出身的人,在武川豪杰占据主导地位的情况下,无论他的能力如何出众,也坐不稳关西之主。
  这也是高欢始终强调自己出自渤海高氏,又不愿放弃自己怀朔镇鲜卑人贺六浑这重身份的原因。
  典型的我全都要。
  武川豪杰没有在贺拔胜与宇文泰之间争论不休,众人确立宇文泰的领袖地位后,当即派人往夏州迎奉宇文泰。
  宇文泰在得知贺拔岳身死已经领兵南下,而同一时间高欢也收到了这个消息。
  高欢激动地握住翟嵩的手,说道:
  “是你为孤除掉了心腹大患呀!”
  他当即传令侯景从荆州由上洛走蓝田关进往关西,收拢贺拔岳部众,自己则在晋阳整顿大军,计划经壶口走黄河渡口蒲津(山西永济以西)入关,即使沿途有河西贼人以及刘蠡升侵扰粮道,他也顾不得许多。
  此时高欢最后悔的就是不应该让高澄东征,若是由他径直领京畿兵西进,说不定已经进入长安。
  但谁又知道有了尔朱荣的前车之鉴,贺拔岳还能死得这般儿戏。
  侯景得到命令,想到一种可能:继领贺拔岳部众,割据关西!
  有这份诱惑在前,侯景哪能把持得住,他当即领轻骑由上洛入关,一路疾驰,却在距离平凉不远的安定与南下的宇文泰相遇。
  两人遥遥对望,宇文泰大喝道。
  “贺拔公虽死,还有我宇文泰!你来做什么!”
  侯景一路披星戴月,麾下骑卒尽皆人困马乏,此刻见宇文泰南下,他慌张不已。
  自己一个怀朔人,要与一个武川人,争夺一支武川军队的控制权。
  这究竟是在干什么!他突然觉得自己很蠢:‘我跑这么快干嘛!难道我一个怀朔人还真能靠自己割据关西?’
  高欢就是算准没有晋阳大军,侯景坐不稳关西,这才放心派他代替自己入关收拢贺拔岳部众,而不担心侯景成为另一个贺拔岳。
  侯景连忙向宇文泰解释道:
  “我就像箭矢,被人所射而已。”
  “既然受迫于人,何不引军退去!莫要身死关西才后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