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宅屋 > 历史 > 重生北魏末年 > 第24章
  明明年纪最小的高澄,却训得两人抬不起头来。
  高澄得理不饶人,继续上纲上线道:
  “这件事若是让旁人知道了,又怎么看待阿爷?是要让人讥笑他御下不严,还是说大王山之众一盘散沙。”
  “子惠,莫要再说了,我们真不会再打了,我们抹药,抹药还不行吗,你再说下去,我还有什么颜面去见姨父。”
  “我也是,子惠,你莫要将我们赶走,我,我丢不起这个人。”
  “既然知道,就别再耽搁,快些上药吧。”
  两人互相将伤药在淤青处揉散开,瞧着对方身上的伤势,心底都觉得这一次是自己赢了:瞧瞧他这一身伤,我打的!
  没来由地,彼此的怨气居然真消去许多。
  两人上完药,段韶突然道:
  “敕勒小子,冲你嘴上那一拳是我打偏了,我现在让你打一拳,能不能找回来一颗后槽牙,看你自己本事。”
  “我又不是靠姿色愉人,断了就断了,我的本事在战场之上,多一颗牙少一颗牙,无关轻重。”
  斛律光满不在乎地道。
  高澄总感觉自己与高欢有被莫名波及到。
  “行,往后谁要是笑你缺了颗牙,你与我段铁伐说,我去打断他两颗。”
  段韶认真说道。
  “哼!我斛律光大好男儿,哪需要你来为我出头。”
  斛律光冷哼道。
  以两人性情,能有这番交流,高澄清楚他们没有记恨在心里,不由得长舒一口气。
  大王山。
  送走宣读旨意的天使之后,高欢命人撤去香案,再也掩饰不住心中的喜悦。
  受封渤海郡王,食邑五百户。
  从今以后,谁还敢说我贺六浑不是渤海高氏子弟?这可是有朝廷认证。
  “高王!”
  “仆等为高王贺。”
  众心腹齐声称贺,就连一向直呼贺六浑的尉景,也在高呼高王。
  可惜高澄不在,不然一定会告诉这位姑父:
  你喊高王的时候很靓仔,但我更喜欢你直呼贺六浑时桀骜不驯的模样。
  渤海王妃娄昭君站在高欢身侧,痴痴地看着享受众人膜拜的丈夫,一双美目,满是光华。
  第十八章 信都
  冀州信都
  尔朱羽生将伐信都的消息已经传了快两个月,却始终不曾发兵,信都义军都以为他只是瞎嚷嚷,心态也从一开始的戒备,到如今的松懈。
  然而,尔朱羽生麾下五千殷州兵就在众人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突然出现在信都城外,城中顿时大乱。
  “刺史好计谋,如今信都城上旗帜散乱,料想贼人已然丧胆,信都可一战而下。”
  亲信的奉承,让尔朱羽生有些飘飘然。
  刘灵助叛乱前,尔朱羽生过得很是忧愁,他觉得尔朱兆在忌惮自己。
  身为尔朱荣从叔的尔朱羽生,原任肆州刺史,与汾州刺史尔朱兆共同拱卫晋阳。
  尔朱荣死于洛阳后,尔朱兆袭占晋阳,继承晋阳军事力量,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尔朱羽生赶到河北,移镇殷州。
  万万没想到,才来河北不久,就碰上刘灵助叛乱的机遇。
  尔朱天光平定关陇民变,得以占据关中的例子就在眼前。
  河北叛乱若是由他尔朱羽生平定,大可名正言顺全据河北之地,尔朱兆再不乐意,也只能将河北大行台的官职,为他这位叔祖送来。
  想到此处,尔朱羽生脸上浮现一抹潮红:全据河北,自擒杀高乾高昂兄弟始。
  “擂鼓,进兵,先登之人受重赏,得高乾、高昂首级者赐布绢千匹。”
  尔朱羽生高声喊道。
  鼓角齐鸣之下,信都大门缓缓而开。
  要投降?呵!省了笔赏钱。
  尔朱羽生得意之色更浓。
  然而并没有想象中的肉袒牵羊之人,只远远望见来不及穿盔甲的高昂手持铁槊,领着十余骑从城门洞里杀出。
  哼!狂妄!自寻死路!
  也许是被打脸,这让尔朱羽生恼羞成怒,但他并没把高昂冲出城的十余骑放在心上。
  五千打十余骑,优势在我。
  只不过此战做的是攻城的准备,尔朱羽生带来的五千人多是步卒,没有大规模成建制的骑兵部队。
  尔朱羽生只能高声问道:
  “谁能为我先取高昂首级?”
  话音刚落,阵中有数百轻骑纷纷策马而出,向高昂杀奔过去。
  “疯了!疯了!这个莽夫!从小就不动脑子,只晓得逞匹夫之勇!”
  信都城头,高乾眼见高昂领十余骑冲击五千人的军阵,连声谩骂。
  骂归骂,到底是自己感情最要好的亲弟弟,还是点了五百勇士,命他们顺着绳索滑下城墙,支援高昂。
  援兵们还在玩滑索,同在信都城头的封隆之大叫道:
  “交上手了。”
  高乾连忙循声望去。
  数百骑迎面而来,高昂毫无惧色,他握紧了手中铁槊,朗声笑道:
  “诸位,让他们见识我等武勇。”
  追随他冲出城来的呼延族、刘贵珍、刘长狄、东方老、刘士荣、成五彪、韩愿生、刘桃棒等人,都是因仰慕高昂的骁勇,追随于他。
  此刻见他豪气纵横,这些性情中人也失去了理智。
  他们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害怕,紧紧跟随高昂,不曾有一人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