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宅屋 > 历史 > 旅明 > 第1162章
  工业化的战争伟力,彻底展现在了土著面前。
  理论上,自这一刻起,真正的战斗已经结束了。科技和生产力,对传统军事力量形成了碾压。
  “冲!冲!全军冲!”
  被连续的铁幕彻底砸傻眼的顺军中军,大骇下,自李自成以降所有将领,开始疯狂命令全军冲锋。
  与此同时,位于战场东北方向的关宁军中军,全身被甲的吴三桂,额头冒着冷汗,对身旁的祖大寿喊道:“冲!再不冲来不及啦!”
  祖大寿满脸虬髯根根炸起,绝望地注视着依旧出现在天空的可怕铁幕。最终,他一咬牙,认命般的吼道:“冲!他妈的给老子冲!”
  随即,骑阵先是缓缓加速,然后提速。最终,关宁铁骑一头扎进了李自成部左翼。
  眼看着当面之敌遭受重创,北伐军主力并没有动。
  肉眼可见的,当关宁军反水后,对面的顺军大阵已经开始松动崩散。这个时候,北伐军前排火枪方阵,甚至没有射出子弹。
  紧接着,评估完战场态势的指挥部开始下令:炮火覆盖当面之敌,打两个齐射。
  黑压压砸向步兵方阵头顶的弹丸,真真只用了两轮,就砸溃了士气已经崩散的大顺军。
  这时候,韩小波终于下令:左右两翼骑兵团出动,包抄李自成部。
  中路步兵师也开始缓缓进攻。
  不过这种进攻,怎么看都像是在散步。
  毕竟敌方已经处于崩解状态,失去了成建制的抵抗能力。
  ……
  关宁军启动那一刻,位于中军的李自成一看路线,就知道完了。
  果不其然,随后的关宁军,冲进了大顺军左翼。
  “果然又被卖了啊……”
  如果说顺军对关宁军没有防备,那就是搞笑的。从混乱的明末乱世中杀出来的顺军,怎么可能对关宁军没有提防。
  可一切在炮弹组成的铁幕面前,都失去了意义。这种时候,关宁军反不反水,又有什么区别?
  只是,为什么要说“又”?难不成是被天雷震晕了头?
  恍惚间,大顺皇帝李自成,熟稔地掉转马头,做出了他半生中最熟练的动作:“撤。”
  原本入京坐了龙椅后,他以为自己的后半生,再也不需要逃跑了。
  中军这一撤,余下几万顺军就彻底成了散漫的羔羊群。这个时候,位于两翼的骑兵,只需要徐徐靠拢,等逃兵跑个几里路自己瘫倒后,就可以抓社畜了。
  至于关宁军……冲垮了李自成左翼后,关宁军及时刹住了车。今天这场仗不按人头记功,没必要下死力。
  事实上,导致关宁军三心二意的根本原因,并不是功劳……北伐军右翼骑兵出击后,阵线后方缓缓露出来的,却是准备已久的东江镇重骑兵团。
  总数已经达到四千的东江兵团,看位置和冲击路线,目标恰恰就是关宁军。
  喘着粗气摘下头盔,望着远处骂声连连,仿佛很遗憾的东江反贼,吴三桂和祖大寿互相对视一眼,额头滚滚冷汗直冒。
  他们都是知兵的。现在回想,一旦他们方才率兵冲击北伐军右翼,迎头碰上的,不正是藏起来的东江重骑吗?
  “速速去大帅面前请功!”
  两个人庆幸之余,急忙催马,奔韩小波中军而去。
  且说李自成,自从抛了大军后,便率领残部往京城而去。
  真实历史上,李自成兵败一片石后,同样是掉头回了京城。然后用马车拉着他拷掠来的银冬瓜,仓惶逃回陕西。
  这一次,由于有轻骑追兵的缘故,李自成残部只好快马加鞭,一路夺命而逃。至傍晚时分,堪堪赶在马匹全数倒毙前,抵达了京城脚下。
  当其时,永定门城头上方,插满了旗帜。
  左旗曰:敕封永平县男。
  右旗曰:北伐第四师。
  中间一面斗大的“李”字将旗,迎风招展。
  永定门的城头上,此刻也站满了人。不光有春雷营的战士,京城中但凡拿得起武器的成年男子,现在已经全部聚集在了环京的城墙上。
  密不透风。
  被偷了家,还被截留了那么大一堆银冬瓜,此刻城下的残兵,颓废无比。
  望着城头上射下的怨毒目光,以及疯狂却又开心的叫骂声,唯有李闯王拿得起放得下,面无表情地继续拉马:“走。”
  可是,往哪里走?如今李自成残部只余几十骑,人困马乏,沿途已经不断有马匹倒毙,后方还有好整以暇的追兵……所谓绝境,指得就是现在了。
  借着黄昏的余光看了看四周,李自成现在也想不出太多办法,只好指了指南面的马家堡方向,催马而去。
  马家堡是一个很小的堡子。之前建虏入关时,马家堡里的人死得死,逃得逃,现如今堡子早已荒废。最终,赶在天黑前,李自成拼尽最后一丝马力,逃进了堡。
  接下来的流程,大家这些年来在逃亡中都十分熟悉了。摇井打水,烧窗起火,割死马肉炖煮,就着干粮饱食一顿,恢复体力。
  是夜,万籁俱寂,星斗漫天。除了远处时不时经过的马蹄声之外,貌似马家堡并没有追兵来查,倒是让逃亡者难得休息了一夜。
  第二日,东方鱼肚白时,恢复了体力的人马,静悄悄推开堡门,准备再次踏上逃亡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