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宅屋 > 历史 >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 第384章
  “摆驾乾清宫!”
  韩赞周的声音,在文华殿外响起,乘坐上龙辇的崇祯皇帝,闭目养神的倚靠在龙辇上。
  “韩元辅,几位阁老,有什么事情,就呈递奏疏吧。”
  拦着韩爌他们的韩赞周,皮笑肉不笑的说道:“若有什么慎之又慎的决断,还请慎之又慎的写下来。”
  这个韩赞周,真是够可以的。
  听到此言的崇祯皇帝,嘴角露出一抹笑意,为了吸引自己的注意,还真是够会下功夫和心思的。
  “这可如何是好啊!”
  看着远去的龙辇,毕自严眉头紧蹙,情绪略显激动道:“当初本辅就说了,这件事情不能这样做。
  一旦陛下知晓此事,三法司这边,审案进度这般慢,那定然会心生不满的。
  现在好了,朝野间都极为关注的京通贪污案,竟被锦衣卫介入了,这事态必然会进一步失控啊!”
  韩爌、成基命他们,露出复杂的神情,他们也都没有想到,事情会演变成这一步。
  当初一个袁案,闹得国朝人心惶惶。
  锦衣卫在这中间,所审查的罪状,都一一张布出来,这对他们的打击,那不可谓不大。
  现在爆出的京通贪污案,又闹这样一出。
  那只怕六部这边,又将会变得不平静啊。
  尤其是户部、兵部、工部等有司,甚至是吏部,这些都是有一定权限,跟京通二仓牵扯到一起的。
  “徐阁老,你对这件事情怎么看?”
  看着远去的天子,温体仁双眼微眯道:“韩元辅他们,本想着叫事态尽量缩小范畴,可却激怒了天子。
  锦衣卫这一出动的话,只怕朝野间的舆情,不小啊,到时徐阁老你……”
  “温次辅,本辅行的端做得正,没有什么好顾忌的。”
  徐光启神情平静,开口道:“再者言,本辅反倒是觉得,叫锦衣卫介入此案,而不叫三法司会审,反倒是一件好事。
  京通二仓事,跟其他政务不同。
  贪腐这般严重,事情做的这般触目惊心,若是不将这些人,全都揪出来的话,那国朝还有安定之说?
  尤其是辽前和山陕的平叛事,加之各地频生的灾情,这些都是需要调配粮食的。
  被偷走的粮食,必须全都拿回来。
  且……”
  说着说着,徐光启停了下来,有些事情,还是不方便讲给温体仁听。
  若是这次不震慑朝堂,不把涉足京通二仓的贪官污吏,全都给一网打尽的话,那之后的京通二仓,必然还会出现诸多问题。
  甚至这给后续在北直隶治下各府,皆开设军储仓,埋下了隐患。
  “温次辅,本辅还有些事情,就先告退了。”想到这些的徐光启,向温体仁抱拳道。
  他要去找孙居相一趟,针对后续要出现的事情,提前做些谋划部署,确保北直隶治下各府,开设军储仓一事,能顺利推进下去。
  徐光启现在太忙了。
  又是兼领武备院,又是兼领仓场事,又是兼领农科,培育甘薯事,不管是哪一项,都是极为重要的。
  对徐光启来说,时间对他太宝贵了,有闲情逸致了解朝野间的舆情,倒不如多做些实事的好。
  像徐光启这样的,还有毕自严、南居益等不少朝臣。
  崇祯皇帝给他们层层加码,基于绝对的信任,赋予相应的权柄。
  虽说他们在朝的地位和影响,都无形增加了很多。
  但是与此同时,他们也承受着相应的责任和压力。
  毕竟光耍嘴皮子不做事,那不是他们的性格。
  吃点苦受点累,总比内心煎熬,被天子指着鼻子骂好吧?
  第六十四章 老虎要打,苍蝇要拍!
  骆养性的压力有些大,但内心深处又涌出些许振奋,这次被天子急召进宫,直觉告诉他,肯定有事情要做。
  且天子对此事极为看重。
  否则不会叫韩赞周亲自跑一趟。
  被天子晾在一旁,虽说增扩了旗校事,锦衣卫的规模增多了,但不被天子召见,骆养性多少是有些发慌。
  只是一想到要做的事情,必然跟京通贪污案有关,骆养性就又觉得头皮发麻。
  只怕他们锦衣卫,真要接管此事的话,那跟朝中的文官,就更加的对立了。
  一个袁案,叫他背负无数骂名,纵使天子钦定了袁案,可他却没逃过文官的嘴,清流的嘴。
  奸臣。
  逆臣。
  那些定了性质的评论,可没少扣在他身上。
  但是对权力的痴迷,叫骆养性的眼神,变得坚定起来。
  “臣……骆养性,拜见陛下!”
  赶到东暖阁这边,骆养性神情恭敬,向崇祯皇帝拱手作揖道。
  “免礼吧。”
  伏案忙碌的崇祯皇帝,头也没抬,开口道。
  眼下快到西苑讲武堂,进行考核的时候了,有些东西他要做好,以方便简拔一批将校,安插到京营去。
  当了大明的皇帝,只要一睁开眼睛,就有着一堆事情,等着他去解决,他去决断。
  “朕先前叫你们锦衣卫,暗查京通贪污案一事,都查出什么了?”崇祯皇帝书写着心中多想,对骆养性询问道。
  “启禀陛下,臣的确查到了一些。”
  骆养性微微欠身,开口道:“不过只是一些眉目,想要查明一切的话,还需要一些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