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宅屋 > 历史 > 争魏 > 第1233章
  但千算万算,没想到杨旭就留在原地,与一千中军精锐待在一起,让他们无从下手。
  正面战场要吃下这一千中军,至少需要五六千的人马。
  中军之精锐,天下皆知。
  即便他们兵力多出两倍,也不敢动手。
  如今的中原,没有任何势力能悄无声息的拿出五六千人,更关键的是,许昌城已经收到消息,北宫纯正率八千精骑赶来。
  短髭者道:“可惜了某三百七十一名死士,把他们养大不容易。”
  “区区死士而已,只要荣华富贵在手,大不了以后再养。”
  “我们以前那么鼓动淮王,没想到却是个软蛋,胸无大志,只知吃喝玩乐,浪费我们如此多的精力。”
  “皇帝的儿子不止这一个,不是还有其他人吗?朝中几大派也是内斗连连,皇帝在此时清查关东,正好给了我们机会。某就不信他们对皇位没有念想。”长髯者目光深邃起来。
  “机会是有了,但我们的势力实在太弱了,没有关东士族支撑,只怕难以成事。”
  “他们会支持的,不过不是现在。”长髯者勒转马头,“让前面埋伏的人撤了,来日方长。”
  两人传下令去,对峙的流民军纷纷撤走。
  不过谁也没注意到,荒草树木之间,早有几双眼睛如夜枭一般盯着他们,尾随其后……
  流民退了。
  杨旭却还在原地一动不动,直到一个时辰后,北宫纯率数千骑兵来援。
  “末将来迟,殿下恕罪!”
  “将军来的不迟。”杨旭笑道。
  从许昌收到消息,集结将士,在一两个时辰里赶来,已经是非常快的速度了。
  “末将这就去追杀,定要贼子片甲不留!”北宫纯怒道。
  杨旭望了一眼昏沉的暮色,以及空荡荡的原野,“不必了,对方早有准备,大军出行反而不便。”
  张骏道:“护送殿下回许昌方是大事,早有人追查去了。”
  众人这才在大军的护卫下,缓缓返回许昌。
  数日之后,越来越多的罪证被锦衣卫和宣义郎收集。
  从豫州开始,一场地震漫延至整个关东。
  无数前朝遗留下来的官吏被缉拿,三族押送至许昌,由御史台的官员当众审判。
  随同押解而来的还有他们数不尽的家财。
  一个小小的县主簿,便能家财万贯,僮仆千余……
  县令、太守的家财更令人惊讶,随便一家就是百余车。
  “荥阳太守郑伸,侵占朝廷均田一千二百亩,巧立名目,中饱私囊五十七万缗,私蓄家奴两千五百七十三人,其余欺压百姓之举如下……”
  每一条罪状读出,都让围观的百姓大声喝彩。
  “按大秦律,斩立决!”
  两名膀大腰圆的秦军将士上前,按住抖若筛糠的罪官,一刀下去,人头滚滚……
  “彩!”百姓热情被彻底点燃了。
  “大秦万岁!大秦万岁!”
  百姓们歇斯底里的呼喊着,可见平日他们收的欺压之重。
  一颗颗人头滚落街边,杨旭面无表情。
  在他眼中,不过清理旧弊而已。
  关东经历此次彻查之后,会彻底融入大秦。
  其实大秦的律法已经很宽容了,只诛首恶,余者流放,还没斩尽杀绝。
  一些主动交代的人则可以免除一死,与家人一起流放河中或者辽东。
  这场审判一直持续了两个多月,魏晋时代残留的最后遗毒也被清理了,不敢说完全干净,但关东的气象肯定会为之一新。
  向辽东迁徙了两万三千四百余户,十一万之众。
  河中迁徙了一万六千九百余户,八万余众。
  大大充实了大秦帝国的边地。
  而中原腹心之地清理出来大量良田,杨旭责令当地官府再度均给百姓。
  一时间,关东各地纷纷称赞太子之贤德,有的地方甚至见了生祠,四时供奉。
  大量的空缺官职,反而提供了大量的上升通道。
  新上任的官吏、三老,让关东闹闹与大秦连在一起。
  除了收复民心,填充辽东河中,最大的收获竟然是收缴了九十多万石粮食,三千多万缗钱,其余的金银宝玉等等更是不可胜数。
  太子在关东的威信被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关东士民尽皆归心。
  杨旭算是给杨峥交了一份完美答卷,经历此事,既知道百姓苦难,也知道为政不易。
  杨峥读着关东送来的详细汇报,暗赞杨旭办事妥帖。
  如果是自己去,很可能关东就血流成河了,杨峥绝不允许地方上有公然对抗大秦的存在。
  这说明杨旭冷静理智。
  在这一点上,身为父亲的杨峥反而有些不如了。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
  下一代人肯定强过上一代,因为历史是在不断进步的。
  杨旭今年二十有四了,放在古代,早就是独当一面的人物。
  霍去病十六岁封冠军侯,二十二岁封狼居胥……
  老杨家后继有人,杨峥的心顿时安稳下来。
  一个帝国最危险的时刻不是外敌入侵,而是权力所托非人。
  “袭击殿下的人已经查到些眉目,正是当年淮王殿下的门客。”赵阿七吞吞吐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