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宅屋 > 历史 > 争魏 > 第1218章
  大秦会被拖入更大的战争之中。
  河中是萨珊王朝的边角料,大秦攻取此地,对他们而言是割下了一块肉,但若是攻打呼罗珊,则是在往萨珊的心口上插刀了。
  呼罗珊南面便是波斯高地(伊朗高地),萨珊王朝的老家……
  人家怎么可能不来玩命?
  地缘上,整个中亚像一个大盆。
  被葱岭、兴都库什、厄尔布尔士等等山脉包夹。
  萨珊王朝可以居高临下,维持对呼罗珊的长期战略优势,如同像历史上的大唐对吐蕃。
  杜预是大秦的顶级战略家,自然看的懂。
  再者,打下呼罗珊,陷入与萨珊王朝的全面战争中,谁最得利?
  当然是罗马人。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他们会从地中海、高加索地区,一口一口蚕食萨珊……
  强大的萨珊和强大的罗马都不符合大秦在中亚的利益。
  “文将军不愧是大秦第一猛将,不过,我军在葱岭以西初来乍到,实力有限,呼罗珊偏远,我军难以与萨珊争锋。”杜预的话令人如沐春风。
  再暴躁的将领在他面前也没脾气。
  “然则,我军可以佯攻呼罗珊,牵制萨珊!”
  第九百三十七章 三角
  “河中大战如此大的事,安西都护府居然未知会殿下,分明是未将殿下放在眼里!”李庠怒道。
  夏侯栩也不知道如何解释了。
  河中这么大一块肥肉,杨毅不可能不动心思。
  他虽然放弃了夺嫡的幻想,但未放弃在中亚开疆拓土的野心。
  七河流域加上康居、河中,足以形成一个庞大帝国。
  关键,河中还是通往萨珊、贵霜、天竺的必经之地,等于断送了夏国的扩张机会。
  北面不是草原就是沙漠,苦寒之地,难以发展。
  “二弟,你意下如何?”杨毅脸色有些阴沉。
  赵雄扫了一眼夏侯栩,拱手道:“陛下对河中势在必得,对杜都护更是信任有加,谁在此时掣肘,只怕会令陛下大失所望。”
  夏侯栩连忙道:“即便殿下攻陷河中,如何处置,也要看陛下的心意,殿下擅自吞并康居南藩,未向朝中上奏,已然坏了规矩,此次若再觊觎河中,陛下会作何感想?”
  按照草原的规矩,谁打下的地盘当然归谁的。
  只不过,夏国的粮草一部分靠高昌支援的,军械更是来自于西平、张掖,优良战马由凉州牧场提供……
  杨毅一口吞下,一句话都没有,自然被朝廷诟病。
  过早袒露自己的野心,会引起别人的忌惮。
  杨毅顶着皇长子的身份,能征善战,麾下人才济济,天然对太子形成威胁。
  杨毅神色逐渐凝重起来,朝中大臣的意见他不在乎,毕竟也没想过跟他们来往,但如果因此引起父皇杨峥的不满,那么问题就大了。
  他不向杨峥上表解释,杨峥也一言不发。
  现在看来,大有不妥。
  夏国存在与否,全在皇帝的一句话。
  他再狂妄,也不认为自己能挑战父皇的权威,深吸一口气,冲夏侯栩点点头,“三弟所言甚是,孤思虑不周,即刻上表朝廷,询问如何处置康居南藩,大军做好准备,如果河中之战不利,我等速速支援,攻取河中才是军国大事!”
  “殿下英明!”赵雄和夏侯栩同时拱手。
  杨毅看着自己的两个结义兄弟,忽然一笑,“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河中之事,日后如何,犹未可知也!”
  夏侯栩和赵雄都楞了一下。
  杜预不可能永远留在西域。
  河中诸族混杂,非手腕强悍之人,难以镇之。
  杨毅今年不到三十,而杜预、文鸯、马循、田章等大将已经五十多了,未来还是属于他的。
  大兴。
  杜预的奏表快马加鞭,先到一步。
  “河中必为大秦所有,西土诸国、诸部皆愿为大秦之臣属,受陛下之册封,儒家典籍、先贤教化必泽披西土,此功足以与秦皇汉武相提并论,臣以为当在河中再封一国,与夏国互为唇齿,使此地永为大秦疆域……”
  杨峥读完,已经能感觉出杜预的言外之意。
  不能让夏国控制富饶的河中地区,否则对中原就是尾大不掉之势。
  第一代,杨毅或许不敢反攻中土,但第二代、第三代之后就很难说了。
  汉景帝时,七王之乱甚至没等到第三代……
  司马家的八王之乱也是如此。
  血缘亲情在权力面前不值一提。
  近日朝中参奏夏王杨毅的奏表忽然多起来,杨峥不用看就知道是太子一系的人马在未雨绸缪。
  当然,杨毅也有一些支持者,尤其是羌胡裔的大臣,姜伐野、彭护、拓跋禄官等等。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大秦地盘越来越大,派系也越来越复杂。
  虽然羌胡鲜卑匈奴的第二代第二代已经汉化了,但第一代人仍有很深的部族情节。
  这其实是大秦内部汉人势力和汉化势力的一次交锋。
  “太子以为如何?”杨峥询问当事人。
  手心手背都是肉,杨峥不想偏袒杨毅,但也不想委屈了他。
  这些年他在夏国做的也不错,能征善战,勇武过人。
  不过能力越大,越是受到朝廷太子一系的忌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