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宅屋 > 历史 > 争魏 > 第1146章
  不过看完之后,颇为失望。
  庞青也仅仅查到杨宏身上而已……
  绕来绕去,居然还是在自己一家子身上打转……
  奏表里面的真正确凿的东西不多,只是查到杨宏手下两个来历不明又消失不见的门客。
  第八百八十章 水落
  其实查到这一步,背后主谋已经呼之欲出了。
  无论怎么遮掩、迷惑,只要找到动机,基本就可以确定是哪一股势力。
  杨旭安然回京,父子二人单独商谈。
  “儿臣以为到此为止,中原刚刚稳定,宜静不宜动,这些人与大秦作对,迟早还会再跳出来。”杨旭拱手道。
  外出历练了大半年,人成长了不少。
  也越来越有大秦储君的气度。
  “哦?你不记恨这些要取你性命之人?”
  “儿臣当然恨他们,只是,为这些人动摇中原……不值得。”杨旭的每句话都是在替大局考虑。
  “你错了,不是值不值得的问题,而是大秦的尊严问题,你是太子,他们主意打到你身上,就是在挑战大秦的尊严,这已经不是你一个人的问题了!”杨峥脸上布满杀气。
  刚刚统一,这帮人的幺蛾子就开始漫天飞了。
  是自己老了,还是提不动刀了?
  杨旭呆了呆,“父、父皇……”
  他显然没想到杨峥把事情上升到这个高度。
  杨峥拍拍他肩膀,“你宅心仁厚是好事,但有时候不能过于仁厚,而且仁厚也是要看对谁!”
  在国事上,退一步不是海阔天空,而是对方的得寸进尺!
  “宣镇抚司三统领来见朕!”杨峥冲殿外喊了一声。
  “唯!”
  过不多时,三大统领入殿,“拜见陛下,拜见殿下!”
  镇抚司有五大统领,一人在江东,一人在山东。
  这也导致中原出了破绽。
  杨峥从未放弃对地方的监控,大秦一统天下,但杨峥更加的如履薄冰,生怕有什么地方没做好,出现失误,留下隐患。
  “太子遇刺案,你们都知道了?”
  “属下知晓!”三人拱手,每个人脸上都带着一层杀气。
  这么多年,世人只知道镇抚司的存在,却不知道他们真正的实力,杨峥也刻意隐瞒这股势力,以免引起文武百官的恐慌。
  镇抚司虽然没有像宣义司一样渗透到大秦的方方面面,但这些年也壮大不少。
  是杨峥的耳目。
  “一个月内,搜集到确凿的证据。”杨峥伸出一根指头。
  “半个月内,属下就会让此事水落石出!”三人异口同声道。
  “哈哈,尔等少胡吹大气了,快去办吧,朕在大兴等你们的消息!”
  “唯!”三人干练的退下。
  “朕绝不允许有人把心思动在朕的儿子身上!”杨峥拍了拍杨旭的肩膀。
  找到一个合适的继承人不容易,培养一个太子更不容易。
  敌人这是在动摇大秦的根基。
  杨旭一脸感动之色,“多谢父皇。”
  儿子的信心一大半来自于父亲,杨峥给他尊严,能让他更快成长。
  “父子之间,何须多言?去看看你的母后,这些时日她没有少担忧。”杨峥笑道。
  杨旭异常恭敬的拱手一礼。
  阴谋诡计永远无法与烈日对抗。
  大秦就是天上高悬的烈日。
  天下任何事都经不起查,无论他们做的多隐蔽,永远都会露出马脚。
  大兴三百多锦衣卫老手赶赴中原,从淮王府查起,顺藤摸瓜,不出杨峥预料,很快就查到了颍川士族,证据一件一件的被翻出。
  很多人嗅到了机会,落井下石,编造证据。
  镇抚司还要一一甄别。
  树倒猢狲散。
  颍川士族风光了这么多年,家大业大,麾下鱼龙混杂。
  仅仅十天,案情便水落石出。
  正因为风光了这么多年,颍川士族不甘心就这么沉沦下去,想法设法的重现昔日辉煌。
  可惜,今日的颍川士族已经不是当年,今日的大秦也不是魏晋。
  当年颍川士族,有荀彧、荀攸、陈群、戏志才、郭嘉、钟繇、徐庶等出类拔萃的人才。
  品行和才能都是当世楷模。
  现在呢?
  为了权势,不断与司马氏妥协,不断腐化。
  司马昭弑君时,全都默不作声,只有一个陈泰不想妥协,却架不住子侄们的一再央求。
  至于荀氏,早早投入司马家的怀抱中,西晋的江山,四分是司马家的,三分是王家的,二分是荀家的,剩下的一分被其他士族平分……
  荀顗、荀勖为司马家出了不少坏点子。
  没有颍川士族的首肯,司马家会一步一步篡夺了曹魏大权吗?
  尤其是荀氏与王氏,是天下士族中与司马家最紧密的两群。
  “人心不足蛇吞象!”杨峥摇摇叹息。
  他们一直在跟大秦暗中较劲,宁愿投钟会,也不会归降大秦,最后迫于实势,不得不降,却并不心服。
  杨峥其实已经放过他们了,没想到他们不放过自己,硬是要往刀口上撞。
  “颍川士族不能像魏晋一样盘踞朝堂,不甘心被均田制削弱,自然要想些其他办法。”卫瓘也是一阵叹息。
  当年的荀彧、陈群、郭嘉、钟繇等人缔造了一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