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宅屋 > 历史 > 争魏 > 第982章
  司马逊、司马权带头逃跑。
  但如此天气,他们这些养尊处优的王爷乘着马车,又能逃到哪里?
  马隆纵骑兵追杀,生擒二人,然后反攻野王,半个时辰没到,就攻破了城池,司马家三个王爷,一个没跑。
  破了野王,温县就成了孤地。
  杨峥驱五万步骑佯攻温县,于半道设下埋伏,只等孟津的援兵。
  不过石苞不是那么容易就会上当的,没有任何动静。
  杨峥索性强攻温县。
  不得不说严询的确有几分将才,防守滴水不漏。
  杨峥几次劝降,都被对方嗤之以鼻。
  不识抬举之人,杨峥也见过不少。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这么多年的经验,士族门阀反而容易劝降,只要自己的势力壮大到一定的地步,扔出几根骨头,自然会有士族豪强老争抢。
  反而这些出身寒门庶族的人,颇有忠义之心。
  只是这忠义的对象,让杨峥始终觉得不配。
  围攻数日,温县屹立不倒。
  这也说明秦军已经师老兵疲,战力不继了,遇上硬骨头,很难啃下来。
  但河内郡不能不取。
  南有宛城,西有弘农,北面就差这个河内了。
  有了河内不仅能给洛阳造成巨大压力,也能直接挺进河北,而不被太行山阻挡。
  放眼整个河内,也只有严询最难打,温县之东的城池都跟司马家三王爷防守的野王一个档次。
  偏偏此时孟津的援军到了。
  大河之北,烟尘滚滚,雪雾被扬起,鼓噪声震天,绵延六七里,看起声势,怕是不下六七万大军。
  温县士气为之一振。
  难道石苞倾巢而出,要跟自己来一场决战?
  这种局面,当然是先解决南面的石苞。
  杨峥聚拢士卒,列下阵势,等待石苞露出庐山真面目。
  司马炎二十万大军都击败了,也不怕石苞的几万人。
  将士们虽然疲惫,但也不是更疲惫的晋军所能抵挡的,尤其是野战。
  不过雪雾纷纷扬扬,始终看不到究竟。
  忽然背后杀声震天。
  严询率数千军从城中先杀了出来。
  猛将就是猛将,抓住时机。
  如果此时南北夹击,秦军固然能赢,但肯定会废一番手脚,伤亡也会增大。
  南面雪雾中却一直没有进攻。
  杨峥心中一动,难石苞在虚张道声势,吓自己?
  这一手有些莫名其妙了。
  这不是坑了严询吗?
  以石苞的水平,应该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啊。
  杨峥百思不得其解。
  不过眼下也顾不得那么多了,不管石苞是不是疑兵,既然不出手,那就先吃掉严询!
  “文鸯、刘珩听令,文鸯击严询,刘珩攻温县!”
  “领命!”
  雪地中杀声震天。
  一个时辰后,直到战斗结束,南边的雪雾还是雪雾,石苞军始终没有出手。
  自己这边已经结束战斗。
  严询被文鸯一槊抽落马下,重伤被俘。
  温县被刘珩的甲士攻陷。
  杨峥立即派出两路步骑包夹石苞军。
  一阵人喊马嘶,才一炷香的时间,战斗也结束了。
  雪雾淡去,对面只有三四千余人,主将当然不是石苞,而是石苞之子石浚。
  被截住后,直接就投降了……
  望着跪在面前的石浚,杨峥忽然明白过来,这是石苞为自己儿子上的见面礼。
  诸葛家横跨三国,石苞也狡兔三窟,先把自己的儿子送来占个位置,顺便坑一下严询……
  这操作让杨峥叹为观止。
  当然,即便没有石苞送的人头,河内也守不住,最多撑到明年春天而已,上党、河东在手,居高临下,河内处于被夹击的态势。
  “卿平身。”杨峥温和道。
  “谢陛下。”石浚拱手。
  有些东西心照不宣就可以了。
  双方各取所需。
  温县被攻破,东面的城池望风而降。
  即便不降,也被林森的忠字营攻破。
  在杨峥承诺分田之后,这些人战斗力堪称恐怖,完全刷新了杨峥对晋军的认知。
  冰天雪地里,一个个不要命似的,提着简陋的武器,嗷嗷叫的砍翻一个个敌人。
  如果河东大战晋军有这种气势和战力,胜负就不好说了。
  忠字营为前锋,接连攻破五座城池,如果不是杨峥拦着,这帮人就要杀进河北了。
  第七百四十九章 晋吴
  东吴朝堂上,晋国的使者不再像以前那般趾高气昂,反而有种卑躬屈膝的意味。
  “天下大势,三足鼎立,西强而东弱,晋吴联手共抗暴秦乃大势所趋,唇亡齿寒,中原若灭,东吴亦不能存焉,秦主乃世之贪狼,不亚于当年暴秦,望陛下、大司马、丞相思之。”晋散骑常侍何曾拱手道。
  今年注定是司马炎君臣最寒冷的冬天。
  吴国皇帝孙瑾坐在御座上,似乎并不清楚天下发生了什么,目光有些呆滞。
  而在御座左右两侧下首分兵坐着陆凯和钟会。
  两人手下的势力已经能够分庭抗礼。
  陆凯麾下自然是士族豪强。
  而钟会麾下则是寒门庶族,以及新提拔的军中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