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宅屋 > 历史 > 争魏 > 第648章
  而汉中有姜维、钟会十几万大军厮杀,自己进去了,三方博弈,谁都不敢用全力,弄不好又是一个吃力不讨好之局。
  只有直接扑向蜀中,自己的利益才能最大化。
  攻破成都,拿下刘禅,然后以他的诏令接管蜀国各地、各军,然后再与姜维合力夹击钟会。
  当然,这是最完美的构想。
  真正会走到什么局面,谁也说不清楚。
  姜维有可能不遵守刘禅的诏令,与钟会合流,先来搞自己。
  而成都也不是轻易能攻下的。
  但杜预的策略符合利益最大化的原则。
  没必要跟羊祜在长安城下死磕,这年头几千守军挡住几万、十几万大军的战例比比皆是。
  也没必要跟姜维、钟会在汉中窝里斗,胜了也是惨胜。
  杨峥冲杜预鞠躬一礼,“元凯妙策!此战我亲自领军!”
  偷渡阴平,披着羊皮滚下摩天岭,奇袭江油,攻破绵竹,决战诸葛瞻,逼降成都,三国演义,杨峥滚瓜烂熟。
  “不可!蜀中道路艰险,稍有差池,凉州四分五裂,君侯身为凉州之主,岂可亲蹈险地?预不才,愿为君侯赴汤蹈火。”杜预单膝下拜。
  “元凯?”杨峥有些迟疑。
  毕竟杜预没有自己熟悉历史进程,不可预测之事更多。
  “我毕生所愿名垂青史而已,兴云不可不成全啊。”忽然之间,杜预笑道,脸上的拘谨全都消散,恢复昔日老友模样。
  整个凉州,也就鲁芝和杜预敢称呼杨峥的字。
  一种久违的亲切从心底涌出。
  “莫非兴云疑我据蜀而立?”杜预笑道。
  两人语气也完全如老友一般。
  事情挑明了说,也就没那么多误会。
  杨峥心胸算不上宽广,但也绝不算狭窄。
  “若是他人,我还真有此疑虑,但元凯非比他人,天下人皆负我,独元凯不会负我,亦不会负凉州!”杨峥大笑,“此战交给元凯,定能旗开得胜!”
  杜预若想跑,也不会跟自己走到现在。
  只要有眼光之人都能看得出来,凉州再怎么折腾,也不是中原的对手,两者就不是一个档次上的。
  只是这些年,杨峥踩准淮南三场叛乱的时机点,才一步一步扩张到如此。
  不过跟中原比起来,差距仍是巨大的。
  这一战,能不能拿下蜀国就成了凉州的关键之战。
  仔细想来,杜预是最好的选择。
  灵活机变,擅统兵,有实际战功,能服众。
  自己是一方之主,这么玩命,就有些不合适了。
  蜀中将领见来的是自己,还不玩命的搞死自己?
  说不定刘禅就不会投降了。
  杜预双膝跪地,郑重的磕了三个响头,一句话不说。
  杨峥赶忙扶起,“无需如此,姑臧人马,元凯可随意取之。”
  杜预一脸感动之色,“姑臧诸军多为骑兵,不适合山地作战,闻李特于颇岩城招募青羌、賨氐,擅山地奔袭,已有七千之众,可为伐蜀先锋。”
  两年前李特便力主伐蜀,是军中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现在到了派上用场的时候。
  杨峥点点头,七千新军肯定不够,“还需何处人马?”
  “南中郎将周旨有勇有谋可为司马,庞会、许仪、田续、田章、皇甫闿、秃发树机能皆当世勇将,可为战将,爰邵思虑精详,可为幕僚。”
  “庞会?”杨峥心中一突,这厮可不是什么好人,想法又多,为人没有德行,不坏事就算不错了。
  不知不觉间,自己麾下都这么多将佐了。
  “庞会就免了,我再给你亲军精锐步卒两万!”杨峥直接把这人踢出。
  万一他真如历史记载的一样,去杀关羽满门,这口黑锅算谁的?
  第四百八十六章 老将
  甘露四年秋,魏征西将军、持节、都督关中诸军事钟会发《移蜀将吏士民檄》。
  略曰:昔者,诸葛孔明仍窥秦川,姜伯约屡出陇右,劳动我边境,侵扰我氐羌。方国家多故,未遑修九伐之征也。今边境乂清,方内无事,畜力待时,并兵一向。而巴蜀一州之众,分张守备,难以御天下之师。段谷大败,沮伤士气,难以敌堂堂之阵;比年以来,曾无宁岁,征夫勤瘁,难以当子来之民……
  起大军十二万分别从斜谷、骆谷进兵。
  蜀军以阳安关、汉城、乐城三地为核心,撤秦岭诸围,行坚壁清野之策,只余地势险要的黄金围为前壁,阻挡钟会与东三郡取得联系,又可策应汉乐二城。
  汉、乐二城虽不在险口,但东可拒骆谷、子午谷,北可挡褒斜谷、故道,且两城互为犄角,敛兵聚谷于汉、乐二城,以蜀国的国力以及目前形势,实乃上策。
  而姜维屯兵沓中,一则防备凉军从天水南下,二则随时与廖化东出,切断秦岭,断钟会退路,关门打狗。
  所以钟会大军非常顺利的进入汉中。
  但战事却没有如钟会预料一般顺利。
  分兵王濬五万军攻打阳安关,傅佥、蒋舒二人都是蜀国悍将,不得寸进。
  分兵王浑、胡广、胡岐围攻乐城、汉城,王含、蒋斌都守的滴水不漏。
  正郁闷时,护军荀恺献计曰:“阳安、汉、乐皆智勇之将守御,我军久攻不下,士气不振,闻黄金督乃七十老将柳隐,只有三千蜀军,若下此围,一者,可去后顾之忧,二者,可提振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