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宅屋 > 历史 > 争魏 > 第509章
  杨峥不觉皱起了眉头,杨毅、夏侯栩赶紧甩开了杨武的手。
  杨武却满不在乎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父岂可失言于子?”
  小聪明倒是不少,如他母亲春娘一般。
  杨峥自然不会跟自己的孩子一般见识,而且这些年常年征战在外,忙于公务,没有多少陪他们,适当放松也无不可,索性甩甩手,“去吧。”
  三人毕竟是孩子心性,“谢父亲。”
  “谢姑父。”
  杨峥一脸笑意的看着三个孩子蹦蹦跳跳离去,耳边却响起了马蹄声。
  “报将军,长安有重大消息传来,征西将军陈泰领匈奴、乌桓义从军返回洛阳,杜长史请将军回城。”
  陈泰在这个时候率军离开洛阳,让杨峥疑惑不已。
  思索之间,林森已经牵来乌羽,杨峥翻身上马,赶回姑臧。
  镇西将军府中,杜预、卫瓘都在。
  鲁芝主理河湟屯田,人在榆县。
  “陈泰为何要在此时率军离开长安?真不怕我们拿下关中?”杨峥无比疑惑。
  “定是淮南诸葛诞将叛。”杜预道。
  卫瓘道:“陈泰对曹氏素有几分忠心,今司马昭大权独揽,必起代魏之意,自然不肯让陈泰外任。”
  这个解释倒也说得过去,毕竟当年陈泰放过自己一次。
  万一陈泰再闹出点什么幺蛾子,司马昭与颍川士族的脸都不好看。
  而且关中已经渡过最危险的时候,渭北的防御线已经建立。
  长安有司马孚,陇右还有邓艾、司马望。
  进攻不足,防守有余。
  刚说到诸葛诞,淮南的使者就来了。
  五六人,对验了印文,询问了对方身份。
  来者正是诸葛诞长史吴纲。
  也可见淮南对自己的重视。
  “征东大将军愿与将军结盟,互为奥援。”吴纲乃汉长沙王吴芮十六世孙,仪表非常风度翩翩。
  与淮南结盟也是顺理成章之事。
  诸葛诞若是躺了,中原的矛头就要对准凉州了。
  “我凉州愿与淮南结盟,司马昭若是有伐淮南之意,我必起兵相助,若司马昭有伐我之意,还望淮南伸出援手。”
  凉州与淮南一东一西,间隔遥远,没有利益冲突,是天然的盟友。
  与蜀国则不然,只要自己顶着魏臣的身份,就不可能与蜀国心意相通。
  而且双方还有巨大的利益冲突。
  人家要北伐,自己将来说不定要东出。
  而天下只有一个关中,不可能拆成两份,一人一半,从古至今就没有这种玩法的。
  只不过诸葛诞这个人有些不行……
  一年前若是与毌丘俭一同雄起,说不定能掀司马家一个大跟头。
  不过杨峥也知道,这种结盟更多是形势上的,互相吆喝一嗓子,壮壮声势,让司马昭不敢全力出兵对付另外一方。
  “这是自然,诸葛君侯与泰初公是挚友,同是曹大将军故旧,理应互为援手。”吴纲拉起了关系。
  他不说,杨峥还差点忘了诸葛诞与自己的这层关系。
  “某对诸葛君侯亦仰慕已久。”
  “既然两家同气连枝,在下恳请将军出兵关中,直取长安!”吴纲拱手道。
  “取长安?”杨峥冷冷盯着吴纲,这是拿自己当枪使?
  吴纲慨然道:“此是为将军计也,司马昭伐淮南,必然倾国而去,没有三四年,必然不肯轻动,司马孚镇人心,邓艾养兵蓄锐,司马望收拾雍凉精锐,恕在下直言,凉州屡逢变乱,虽为将军所得,然疲敝已久,人口钱粮皆不足与关中相提并论,此时不取长安,三四年后,长安恢复,将军岂有机会?凉州唯一的生路和出路只有关中!”
  第三百七十七章 说服
  同一时间,沓中也迎来淮南使者。
  “司马氏欲伐淮南,抽调长安兵力,今关中空虚,将军岂有意乎?”
  姜维盯着使者,“既然要伐淮南,为何某现在要起兵?”
  使者哈哈大笑,说辞居然跟吴纲大同小异,“司马昭伐淮南,必然运筹帷幄,准备充足,非三年不足以成军,邓艾擅屯田,司马孚擅治民,三年之后,关中不复疲敝之象,蜀国区区几万人马,能有何功?时至不行,反受其殃,将军是也!”
  使者的每一句话都说进姜维的心坎里去了。
  这些年蜀军频频北伐,却一直没有大功。
  他倒是不急,但成都有人比他急。
  益州士人与荆州士人在此事上反而同仇敌忾起来,屡次上书蜀主刘禅偃武休兵休养蜀中民力。
  某种程度上,姜维与蜀主的利益重合了。
  若蜀国偃武休兵,则姜维必会受到打压。
  姜维太需要一场胜利。
  蜀主需要一场胜利。
  乃至于蜀国也需要一场胜利提振士气和人心。
  没有这股北伐的心气,蜀国也就离败亡不远了。
  所以姜维早已上书成都,准备来一场大的反击战。
  姜维驱蜀中精锐出祁山,蜀镇西将军胡济驱汉中精锐出木门道,合击天水上邽!
  只等蜀中批复。
  陇右之精华皆在天水。
  自郭淮阵亡之后,盯着这块肥肉的人不止司马家。
  而姜维本就是天水麒麟儿。
  这么多年一直进攻陇西,也是为了给魏军一种错觉,认为他姜维只敢联合羌人寇略陇西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