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宅屋 > 历史 > 争魏 > 第271章
  第一百九十九章 浑水
  没过几天,令狐盛又来了。
  这次颇有诚意,有王金虎的亲笔信。
  不过字里行间仍旧少不了居高临下。
  “……郭淮乃吾姊婿,陈泰素忠于大魏,雍凉可虑者,唯邓艾一人,某之才武名动天下,君之骁勇震于关右,两军合力,区区邓艾何足挂齿!可一战而擒之,挥兵东进,直取长安,则大事可期矣!”
  “王太守手上多少人马?”杨峥问了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
  令狐盛道:“精兵六千,皆淮右勇武之士!”
  杨峥一口老血差点喷出来。
  六千人就要一战而擒邓艾,直取长安?
  若使者不是令狐盛,杨峥一脚就踢出门去。
  区区邓艾何足挂齿?
  也对,现在的邓艾以屯田水利而闻名天下,的确不以领兵作战而闻名。
  但杨峥岂会不知道邓艾的厉害?
  而且王金虎的这套搞法,完全顾头不顾尾,直接把郭淮、陈泰忽视了。
  这厮到底是什么意思?
  杨峥盯着令狐盛,很可能,在王金虎的计划中,只是勾引自己起兵,吸引洛阳司马懿的注意力,然后令狐愚与王凌起兵直取洛阳。
  说来说去,还是想让自己当炮灰。
  令狐盛让杨峥心寒了。
  “子谦,你我还是生死与共的兄弟否?”
  令狐盛愣了一下,“当然……是,骆谷血战终身不忘,若非将军,盛已成枯骨。”
  话是这么说,但他的眼神却游移起来。
  “既然是兄弟,那我就当什么都没看到,什么都没听到,你也没来找过我。”
  令狐盛眉头皱起。
  旋即,脸上涌起一丝无奈的神色。
  “他日子谦有难,可遁入积石山。”杨峥只能言尽于此了。
  人处在不同的位置,会有不同的心境。
  三年前的他与今日的他,已经不是一个人。
  杨峥颇有些感慨。
  令狐盛全身一震,“将军……”
  “近日劳累,就不送子谦了。”杨峥尽了最后的努力。
  王金虎这人,杨峥彻底死心了。
  没有任何诚意。
  也不知他哪来的自信。
  杨峥把王金虎的信还给了他。
  令狐盛脸色有些阴郁,“盛告退。”
  过不多时,屏风背后传来一声轻叹,“王太尉此举三分出于忠心,七分出于私心,盖欲为司马太傅而不得,遂起此意,大魏落到他手中,未必强于司马太傅。”
  鲁芝缓缓走出。
  “小侄将何为?”杨峥拱手一礼。
  鲁芝坦然受之,“上报朝廷!”
  杨峥一呆,看来这位伯父还对司马家有幻想。
  鲁芝劝道:“郭淮镇守雍凉三十余载,耳目遍及关右,王金虎初来乍到,不知深浅冒然行事,必拖你下水,唯有如此,才能让朝廷信任你。”
  三国之中,哪一位大人物不养些死士门客细作?
  更何况王金虎这么扎眼。
  又是王凌的儿子,又是郭淮的小舅子,不知多少人盯着。
  造反这么大的事,王金虎不跟郭淮通气,似乎说不过去。
  听鲁芝的意思,是让自己站在司马懿这边?
  杨峥心中苦笑。
  他不知道历史的走向,但自己知道。
  司马师比司马懿更狠辣。
  当司马家的野心逐渐显露时,与夏侯玄的矛盾就不可调和了。
  夏侯玄一介书生,岂是司马师的对手?
  有这层关系在,就算把自己洗的干干净净,再铺上一层白、粉儿,主动投怀送抱,该来的还是会来。
  在这世道上混,可以骗别人,但不能骗自己。
  更何况,司马懿还是杀父仇人。
  人家邓艾是真的忠心耿耿,司马家还不是没当回事?
  不过鲁芝的这个提议却是点醒了杨峥,雍凉这滩水很深,郭淮、陈泰、邓艾,未必就是一条心。
  否则司马懿也不会派司马昭镇长安。
  既然水这么深,何不把水搅一搅?
  说不定就有哪条大鱼沉不住气。
  若是能让郭淮、陈泰、邓艾、司马昭四人之间生出嫌隙,自己的日子也好过些。
  当然,指望郭淮跟着王凌造反,肯定是不可能的。
  郭淮在雍凉三十多年,稳的像条老狗,绝不会妄动的。
  杨峥写了一封信,让亲卫送到武威陈泰手中。
  信送出的时候,杨峥心中有些难受。
  从另一个角度上看,自己是在出卖朋友。
  但令狐盛来鼓动自己,也没安什么好心。
  立场不同,地位不同,终究走不到一块去。
  各为其主各为其事而已。
  长安。
  司马昭也收到了同样一封信,没有署名,字迹上也看不出端倪。
  “这是何人送来的?”
  “不知,今早夹在大门缝中。”下人战战兢兢。
  雍凉都督是郭淮,但司马家在关右的根基也不差。
  很多将佐都是司马懿提拔的。
  司马懿掌朝中大权,司马昭镇长安,自然不缺投效之人。
  “你下去吧。”司马昭额头蹙起一个川字。
  下人拱手而退。
  “郭淮啊郭淮……”司马昭轻轻念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