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宅屋 > 历史 > 争魏 > 第170章
  杨峥一见到他,就知道枹罕出事了。
  不过人没事,也算稍有慰藉。
  “枹罕出了何事?”杨峥扶起周煜。
  郭淮弄这么大动静,进入陇西,当然不会秋毫无犯。
  狄道肯定是完了。
  夏侯霸的家当也不知还剩多少。
  “城外屯田全被雍凉军抢走,郭淮以雍州刺史的名义,令庞会进入枹罕……”见杨峥云淡风轻,周煜也渐渐稳定了情绪。
  “庞会……”杨峥心中苦笑,“枹罕丢了就丢了,人没事就好。”
  周煜大为感动,“属下当初见郭淮入狄道,心知不妙,陆陆续续将人转移进西河大营,子产认为西河大营也不安全,将人转到积石山,但庞会来势极快,人未转走一半,枹罕城就被他接管了。”
  庞会是中尉将军,杨峥见了他,还要道一声“属下”。
  周煜只不过是个曲长,自然不是庞会的对手。
  听到张特也没事,杨峥松了一口气。
  狡兔三窟,一下就没了两。
  不过还能接受。
  只要张特、周煜这些核心部众还在,城迟早会有了,人迟早还会再来。
  夏侯霸报功的文书八百里加急送入长安和洛阳,都两个多月了。
  这么长时间没有结果,当然不会是不了了之,而是上面非常重视。
  能坐在大将军高位上,与司马懿扳手腕,曹爽就算真是个傻子,也会学聪明的。
  而且曹爽的短板就在于军功。
  自己这不是雪中送炭吗?
  若是赏个杂号将军或者太守什么的,也就咸鱼翻身了。
  杨峥好言安慰周煜,只要积石山还在,事情就没那么坏。
  当天下午,郭淮平定陇西的消息传来,让杨峥隔岸观火的心思落空了。
  名将就是名将。
  不过白虎文、俄何烧戈显然不能跟冶无戴相比。
  而且他也没有斩下二人的脑袋,功劳稍逊一筹。
  夏侯霸有些坐不住,他的娇妻美妾都在狄道。
  弄不好现在就在谁的床上。
  杨峥很能理解他的心情。
  但现在回去,也无济于事,别人该干的差不多都干了。
  又等了两天,没等到洛阳来的消息,倒是长安来了消息。
  夏侯玄召见杨峥。
  这个时间段召见,应该不是什么坏事。
  心中却是有些好奇,夏侯玄能有什么事?
  杨峥带着刘珩十几骑,为了遮人耳目,全部扮成客商,取关陇道向长安行进。
  冶无戴、白虎文、俄何烧戈掀起的动乱,沿途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村落城镇良田牧场全都毁于一旦,尸骨遍地。
  杨峥明显感觉到西平、金城、陇西的凋零。
  只有南安郡未受波及。
  而原因在于邓艾广修坞堡、多置烽燧,整个南安连成一片,稍有动静,烽火燃起,援兵转眼即至。
  杨峥本着学习的态度,在南安多停留了两天。
  第一百二十八章 邓艾
  邓艾种田起家,渭水两岸良田遍地。
  无数沟渠连接渭水,向内地延伸,依据地势环抱坞堡与烽燧。
  一块田,一座坞堡,一座烽燧,宛如小型城池。
  兵力太多没有立足之地,兵力太少,也不是坞堡的对手。
  一块田,就是一个军事单位。
  秋收已过,农人还在补种豆黍等庄稼,身边除了农具还有长矛弓刀等物。
  有些坞堡中还配有战马。
  劳作的农人中总有几个身躯雄健双臂虬结之人。
  不难想,这些农人不是简单的农人。
  提起刀就能砍人。
  秦人以耕战立国。
  民风彪悍的西北也只能以耕战立足。
  兵就是农,农亦是兵。
  而陇右其他地方,虽然也分军屯、民屯,但屯田客与农奴无异,既没有种田热情,也没有守土的热情。
  与南安热火朝天的景象天壤之别。
  时人称颂:艾所在,荒野开辟,军民并丰。
  绝非虚言。
  兵法有云: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邓艾不仅知兵,亦擅辅国,是真正的国之良将。
  可与汉将赵充国比肩。
  刚来南安不到半日,沿途遇见四五支巡逻的游骑上来盘问。
  杨峥掏出魏军军牌,自称西平郭氏,有要事入长安。
  游骑却仍不愿放过,刘珩当场就要爆发,被杨峥按下去了。
  在别人的地头上,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众人遂被带往一处田坞。
  一群农夫正在耕田,十几个甲士四周警戒。
  杨峥忍不住纳闷,种个田还弄这么大的排场?
  农人中走出一人,身穿麻衣,挽着袖角裤角,手执耒耜,目光灼灼的看着杨峥。
  杨峥全身一颤,这不是南安太守邓艾邓士载吗?
  当初上邽军议,杨峥对邓艾的印象实在太深刻了。
  而现在,同样深刻。
  一郡太守,躬耕陇亩之间。
  在越来越浮华骄奢的曹魏,实在太少见了。
  杨峥生平所见人物,曹真、夏侯玄、夏侯霸,无意间,身上总是沾着些高高在上的贵气。
  陇西军将,无不是三妻四妾,阔宅良田……
  “此、此非陇西都、都尉杨兴云乎?”邓艾不开口的时候,颇有威仪,但一开口,总是有种莫名的喜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