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宅屋 > 历史 > 大明之南洋再起 > 第739章
  “王爷,弟兄们想要去修整修整!”
  吴三桂没有拒绝,而是开口说道。
  “还是那句话,尽量别杀人!”
  吴国贵点头答应了下来,带兵再次扑向了那座小县城。
  原本疲惫的关宁军步骑见此一幕,再次激发了士气,嗷嗷叫着向着那座小县城扑去。
  吴三桂将自己的视线从那边收回。
  不再看了!
  因为他知道,接下来那边会发生什么样的人间惨剧!
  但是,吴三桂不在乎。
  一将功成万骨枯!
  他吴三桂要成就大业,道路将会由无数的鲜血和尸骨铺就。
  为了恢复大军的士气和血勇,放任军队去屠城劫掠,确实是代价最小的手段。
  ……
  关宁军在出了陈仓道,且击败进剿清军之后,在陈仓道外修整了数日。
  那一座原本还算繁华的小县城,在关宁军的祸祸治下,彻底变成了一片鬼蜮。
  百里无人烟!
  大量的尸体被随意丢弃,血腥味扑鼻。
  任凭其随意腐烂,被飞鸟啄食,被野狗撕裂。
  吴应雄站在城头,眺望着城内的地狱景象,他从箭壶朱宏取出一只箭矢,弯弓搭箭。
  瞄准了远处的一只正在啄食尸体的飞鸟!
  那只飞鸟扑棱棱的落在了一具尸体上,尖锐的鸟喙啄向尸体的面部。
  噗呲一声,鸟喙扎入了尸体的眼眶,爆浆出一股子臭气熏人的尸液。
  一颗腐烂了一半的眼珠子被它给叼了出来!
  下一个瞬间,一枚箭矢飞射而来。
  噗呲一声,锋利的箭矢将这只飞鸟射穿,钉在了地上。
  飞鸟一时间未死,发出一阵阵凄厉的锐鸣。
  吴应雄看着那边的动静,眼神中并没有怜悯,只有对自己箭术的自得,开口吩咐道。
  “传父王之命,立刻准备着手清理城内的情况!”
  “注意要将那些尸体都给清理出来,现在已经开春了,天气越来越热,要小心疫病。”
  吴应雄身后的士兵点头应诺。
  吴应雄的目光在四周扫视一圈,大步离开了原地。
  “父王,事情儿子都已经吩咐下去了!”
  吴应雄来到了吴三桂的大帐,微微一抱拳,向其复命道。
  吴三桂微微颔首说道。
  “应雄来坐吧,大家正在议事!”
  “商讨下一步的关中攻略!”
  吴应雄微微欠身,然后大步走到了自己的位置上坐下。
  等吴应雄落座之后,其他人也开始商议起了事情。
  刘玄初开口说道。
  “白如梅率军同我关宁军在野外浪战,清军在关中的兵马一战尽没。”
  “如今的光中,正是有史以来最虚弱的时候!”
  “我关宁军应该乘胜追击,直取西安。”
  “只要我军能攻取西安,则关中便传檄可定!”
  刘玄初的意见得到了很多人的赞同,方光琛也站出来说道。
  “刘大人所言甚是!”
  “只要我军能攻取西安,则关中传檄而定。”
  “宁夏,榆林,固原等九边重镇也能归附我关宁军,成为王爷的助力!”
  清廷在原来大明的九边重镇那边,虽然有位数不少的军队,并且还都比较能打。
  但不管是宁夏,榆林,还是固原,在这个时代可都是实实在在的穷地方!
  军队的确能打,但他没粮!
  只要吴三桂能控制关中,切断宁夏等地的粮草来援,那里的清军除去投降吴三桂之外,便没有别的选择了。
  王辅臣也是站出来说道。
  “若王爷需要,末将可以提王爷跑一趟,劝降宁夏等地的边军。”
  王辅臣是山西人,但其在陕西任官多年,人脉深厚。
  尤其是榆林等地,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那便是“都特么是兄弟”!
  只要吴三桂能拿下关中,再由王辅臣去劝降,榆林,宁夏,固原等地归降便不是问题。
  吴三桂闻言,眼睛猛地一亮,很显然是心动了的。
  但是,他没有贸然作出决定,而是将目光看向了不远处的吴国贵,征求吴国贵的意见。
  吴国贵和吴三桂的眼神一接触,便了解了吴三桂的意思,站出来说道。
  “王爷,末将也觉得奔袭西安可行!”
  “末将愿为先锋,带队为王爷拿下西安!”
  一向勇猛的吴国贵开口主动请战道。
  吴三桂见此,沉吟一阵开口说道。
  “传令下去,大军整备,准备出发。”
  “目标,长安城!”
  “……”
  诸将齐声应诺。
  仅仅只是第二日,关宁军便做好了开拔的准备。
  数万步骑浩浩荡荡的向西安推进!
  ……
  大明永历二十年四月初五,关宁军出陈仓道。
  当日,击败白如梅所率的阻击清军。
  修整数日之后,于四月初十开拔向西安挺进,一路上都是在以最快的速度行军!
  仅仅只是四月底,关宁军便杀至西安城外,清军拒不投降,凭城死守。
  关宁军在吴三桂的指挥下,发起了攻城战。
  两日之后,西安城破!
  城内所有负隅顽抗之人,全部被吴三桂斩杀殆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