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宅屋 > 历史 > 开局被始皇问斩怎么办 > 第742章
  他允许黔首们拥有土地,甚至允许按照人头户口,不分男女婴的分配土地的使用权。
  难道是因为始皇帝英明无比么?难道是因为始皇帝心系黔首么?
  不。
  在现在的这个时代,唯一一个心系黔首的人,是陈珂。
  就连扶苏都与陈珂有最基本上的不同。
  因为始皇帝允许工匠变成科学家,是因为工匠或者科学家只是一个名称的变化,他们能够为大秦提供强有力的工具以及武器。
  所以这是始皇帝给他们的「奖赏」和「恩赐」。
  允许变法的出现,是因为变法能够让大秦更加强盛,更加有利于他的统治。
  允许诸子百家的存在是因为诸子百家让大秦发展的更好,大秦越好,他这个站在大秦最顶端的人才会越好。
  允许黔首们拥有土地,是因为始皇帝看到了黔首们饿肚子之后会干什么。
  允许男丁女婴不分男女的按照人头数分配土地的使用权,是因为现在大秦的人口非常稀缺。
  在天下方才一统的时候,也就是始皇帝元年到始皇帝二年的时间点内,整个大秦唯有两千万人口,但如今大秦的土地太过于辽阔了。
  北到北海州、南到东越南越,也就是如今的天海州、西到天山州,甚至是某些已经被韩信占据的地方,东到蓬来、甚至是秦奴岛。
  这般大的土地,只有两千万人口。
  这合理么?
  这不合理,也不利于大秦的发展,更不利于始皇帝的统治。
  所以始皇帝默认、允许、甚至大力推行了不按男丁女婴性别划分土地的政策,因为每一个人口都能分到土地的话,女婴一出生就被杀死的情况会大大降低。
  这是直接提升人口数的改变。
  等到这一批人长大之后,下一代的人口会更加多,黔首们会像是无穷无尽的树木一样,开始繁育更多的子民。
  以如今的大秦为例。
  始皇帝二年的时候,大秦的总人口是两千三百万左右。
  到了去岁,大秦的人口已经是到了三千一百多万,增长了八百多万人口。
  几乎是增长了二分之一的数量了。
  这些人口都是新生儿,年纪尚且小。
  但始皇帝是一个眼光非常长远的人,他看到的是未来。
  始皇帝四年,多了八百万的人口,男女数量几乎差不多,那么等到十三四年后呢?
  这八百万的人口能够再次提供多少数量的子民?
  在这个人口就等于劳动力、等于税收、等于「勤勤恳恳努力为他统治添砖加瓦的驴」的年代,这个发现足够让所有的统治者改变自己对于最基本的一些观念改变。
  管你是男是女,都是统治者治下的驴。
  驴不分性别。
  那归根结底是为了什么呢?归根结底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
  扶苏想要施行仁政、施行王霸兼之的路,也同样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
  只是他们父子两个的观念不一样罢了。
  就像是儒家和法家、道家等有什么区别么?
  在表面上看起来他们是有区别的,甚至在核心的某些地方他们也是有区别的。
  但在本质上,他们是一模一样的。
  儒家讲究「以德治国」,用德行治理黔首民众,让他们听从你的话。
  法家讲究「以法治国,用法令权术威慑臣民」,用严苛的法律治理黔首民众,让他们听你的话。
  道家讲究「无为而治,不要做什么政策」,用相对自己的办法,让他们选择对自己最好的办法,从而更好的统治他们。
  诸子百家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在服务统治阶级,让他们能够更好的统治民众。
  这也就是为什么「只有背叛阶级的人,但没有背叛阶级的阶级」。
  因为阶级的利益,就是阶级的利益。
  每个阶级的利益不同。
  陈珂想到这里,按了按额头,心中思绪百转千回,但最终什么都没有说。
  他只是一个普通人而已,哪怕是穿越者,哪怕有了后世两千多年的一些思想、知识、科技又能够如何呢?
  陈珂只能够改变这个时代的某些观念,某些不影响统治者的观念。
  潜移默化的开一个口子而已。
  两千多年的时间不是一个穿越者就能够抹平的,他抹平的只能够是「科技」「制度」「文化」这些真实存在的现实,但永远无法抹平『观念』「思想」这种精神体。
  这是两千多年的鸿沟,只能够用时间去抹平。
  陈珂所能够做的就是加快这「世间」的速度。
  仅此而已。
  想到这里,他扭过头,颇带着些许笑意的看着李斯说道:“李公,你听陛下说了么?”
  “开春之后,陛下要巡游天下去。”
  李斯无奈的扶额:“我当然听说了,只是.....”
  他有些犹豫的说道:“虽然天下平定,如今百姓们也略微富足了,但陛下巡游天下,家国政务该如何处理呢?”
  陈珂只是哈哈大笑,指着李斯说道:“不是还有太子?”
  他往前走着,神色轻松。
  李斯微微一愣,进而好像也想到了什么一样,脸上思绪也是百转千回,最后露出了一个平淡的笑容。
  “原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