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这些人,已经因为他们的过错受到了惩罚,我们必须要让天下百姓知道,我大明有功必赏,有过必罚,不会因为其的过错,就否定其对大明的一切功劳。
  朱瞻圭这一番话,可以说让很多人心中复杂难言。
  很多文官虽然对朱瞻圭不满,但他们内心也非常清楚,在所有皇家人当中,朱瞻圭是最适合继承皇位的,哪怕朱胖胖都稍微逊色许多。
  虽然朱胖胖仁义之名传天下,可在开疆扩土强军方面,确实差了很多。
  而武将那一方,是彻底的被朱瞻圭折服。
  能打仗,会挣钱,擅长研究军事装备,重视军武,战略眼光极高。
  这样的皇家储君,简直就是天生给他们这些武将们生的。
  有这样的帝王存在,大明武将集团至少可以在兴盛几十年。
  这位太孙,如果能在位时间久一点,对后辈子孙多加教育,大明武将集团兴盛个上百年也不是问题。
  所以自打货币会议结束以后,很多留在朝中的老武将们,已经暗暗的把筹码头到了东宫那边,准确的说是投到了朱瞻圭的身上。
  朱胖胖他们是真的不指望,只祈祷着这位深受儒家影响的胖太子在位的时候,不要太蛮横的影响朱瞻圭战略和建议。
  否则他们武将集团,很可能会帮着朱瞻圭提前登上皇位。
  老朱纸币背面的功臣表很多人没意见,但在定老爷子那一面功劳人员的时候,却是闹了很多笑话。
  排在第一第二第三位的,自然是朱瞻圭的老爹朱胖胖,和二叔朱高煦,以及三叔朱高燧。
  对这三个排名众人没有意见,谁让这三人是老爷子的儿子呢。
  众人有意义的,是老爷子亲订的第4个排位。
  对于着个人,很多人都提出了异议。
  毕竟这可是名传千古的机会,谁都不想排在后面,而且更何况还是让一个坑货排在第4位置,这样能上榜的人肯定心里不舒服。
  老爷子钦点的那个人,正是朱瞻圭名义上的表叔,喊老朱舅老爷的大明第一战神李景隆。
  哪怕是姚广孝,都排到了第5个位置。
  对于老爷子这个定下的排名,朱瞻圭也是够无语的。
  不过想想也觉得很合理,如果没有这第一大明战神,换成其他将领,老爷子想要靖难成功,可能还要多费一番功夫。
  所以这坑货在靖难时期发挥的作用,真的有可能比老和尚还要高一点。
  后来争吵到最后,有的老将受不了了,直接要撸着袖子,就要去找李景隆干一架。
  最后还是朱胖胖和朱瞻圭连说带劝好一顿安抚,才让那帮头发胡子发白的老将熄了火。
  李景隆的位置,那是老爷子定的,很多武将们心里不甘心,但也知道改变不了,之所以还要去跟李景隆干架,完全是想找个台阶下去。
  既然太子和太孙都给台阶了,众人也不再闹腾,就借坡下驴了。
  随后又定下了其他功臣的名单,老爷子这一张纸币才算摆平。
  至于老朱老爹的那一张,由于没什么人可上榜,朱瞻圭直接提议弄了张全家福在上面,也就是老朱兄弟姐妹和老朱的父母。
  由于没见过那些人,朱瞻圭和老爷子合计了一下,决定让画师按照老爷子这一大家子人为样板,还原了一下当时一家人的相貌。
  到后来成型的时候,朱瞻圭怎么看老朱的小时候的画像,都觉得像自己小时候。
  “各银行各部门的新币准备的怎么样了!”
  放下手中观赏的样板,朱瞻圭询问了一下在旁边的夏原吉和老何。
  “回殿下!”老何率先站了出来,由于银行是主要大头,再加上两人的关系不错,夏原吉便让老何先汇报。
  “各个银行分行,已经做好了足够的储备,随时可以接受百姓的货币兑换。”
  “金银方面也是有一定的储备,不用担心挤兑的事情,如果一个地方供应不过来,其他的银行也能快速的提供。”
  “各大商会也开始挂出招牌,通知来往客人以后只会收取新货币,老铜钱和金银一律不收,全力支持朝廷新货币政策。”
  朱瞻圭满意的点了点头,看向了夏原吉。
  “户部那边也已经准备好了,明天就开始给官员发放去年拖欠的俸禄。各部门也将会再结算工款和采购时,使用新型货币!”
  朱瞻圭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由于新货币的原因,去年官员的俸禄并没有发放,直接拖欠到了现在。
  说实话,如果不是因为宝钞桉的事情,恐怕早就有人发表不满了。
  你老朱家工资低不说,而且还经常拖欠,这还让不让人活了?
  之所以拖欠工资,并不是因为朝廷没钱,而是打算用新货币结算。
  去年的时候只是没到发行时间,所以就先让这些官员们委屈委屈了。
  反正他们家也不缺钱,不差朝廷这仨瓜俩枣。
  至于那些真穷的,朝廷也不会让他们饿死,经过锦衣卫核查之后,会让他们先去大明商会那里借,等发钱的时候再还上去。
  朝廷俸禄方面,朱瞻圭跟老爷子商量了许久也进行了改革。
  以前朝廷除了发宝钞之外,其他还有各种实物发放。
  但这种发放的方式漏洞太大,很容易被人钻了空子,还容易造成物品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