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朱瞻圭手下呢,不说别人,就说是江淮和李海,两个人在军事谋略上就差了许多。
  在安营扎寨方面,就有很多的漏洞和弱点。
  这也是碰到倭国那群小矮子,如果要是换到和大明将领对战,分分钟被打破都有可能。
  在打倭国的那场仗,各种战术计划几乎都是朱瞻圭策划的,两个人只是服从命令而已,根本就没有提出过自己的想法。
  对于一个统帅而言,这是一件好事。
  可对于一个君王而言,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如果这样继续持续下去,将来的朝廷班子肯定还是这些人,到时候自己身为一国皇帝,难道还要事事亲为吗?
  诸葛亮怎么死的,不就是累死的吗?
  自己要是什么事儿都管,那自己的后宫怎么办?
  “小崽子啊,爷爷对你寄予了全部厚望,这个国家早晚有一天要交到你的手中,你要放弃个人的想法,把自己放到一名君主的位置上去考虑事情,你要明白爷爷为你的苦心。”
  朱瞻圭认真的点了点头。
  沉吟了许久,对着老爷子道。
  “此次对阿三战争,我打算让张辅统帅,江淮作为副统领。”
  “手下的将领方面我也会进行一番调整,有能力的往上调,能力不足的就让他们抓紧时间学习,几次考核不行的再调往他用!”
  老爷子赞赏的点了点头。
  “还有后勤方面,夏原吉对这方面非常了解,你可以考虑一下让他统领后勤。”
  “夏原吉这老货虽然抠了点,但这么多年了,户部在他手下管着,从来没有出过错。”
  朱瞻圭再次点了点头。
  其实不用老爷子说,夏原吉这个人他也非常认可。
  爷孙二人坐在海边,一直聊到了东方出现了红日。
  “哎呀!”
  看着东方的红日,老爷子站起来伸了伸懒腰。
  “孙喜张弦那边也应该差不多了,在过个两天就可以让杨溥去了,到时候开什么条件,你跟他商量一下。”
  “俗话说先礼后兵,这可是国战,咱们可不能失了面子!”
  永乐13年12月初,经过几天的奋战,明军终于在锡兰岛扎下了根。
  岛上的阿三居民和士兵,全部被俘虏,成为了修补码头战船的奴隶。
  为了让阿三们老老实实的干活,朱瞻圭和杨溥等人商量了一下。
  决定控制住高姓种族,让他们来控制低姓种族。
  而第1个实验的目标,就是哈特这个投降者。
  听到自己只要投降,并且听从大明的命令,就可以继续享受高等人的生活,哈特连犹豫都没犹豫,直接臣服在了朱瞻圭的脚下,行了贴脚礼。
  所谓的贴脚礼,就是朱瞻圭把脚踩在哈特头上,表示自己主人的地位。
  成为了朱瞻圭的仆人,哈特不但没有感觉到屈辱,反而一副荣幸至极的样子。
  管理那些阿三奴隶们也是井井有条,妥妥的一个印奸的模样。
  这几天,朱瞻圭对手下的军队进行了一次调整。
  一些能力明显不足的将领,被调到了其他部门。
  朱瞻圭问了一下老爷子的意见,在对方同意之后,把调过来的这批五军营和三千营,全部整合到了神机营当中。
  把全部持有火器的神机营部队,整合成了一个真正的作战军团。
  全火器部队听着固然先进,可在这种原始的火器情况下,配合冷兵器和骑兵作战还是有必要的。
  统帅的人选,朱瞻圭选择了张辅,由他统领此次对阿三作战的军团。
  接到这个任务,张辅激动的不得了,拍着胸脯保证一定会打得漂漂亮亮的。
  他可是被朱瞻圭和老爷子的话给刺激到了。
  用老爷子的话说,不灭个国,好意思称名将吗?
  徐达蓝玉老一辈的将领,那可都是灭国大将。
  咱们永乐这一朝还没有出过灭国的将领,文弼你个混小子,我可是磨破了嘴皮子,才让那小崽子把这个机会给你了。
  如果你要是办砸了,仗打败了,你也别回大明了,自己找个坑,把自己给埋了算了。
  你小子要是能打赢了,加官进爵都是小事儿,名留清史那才是你小子家族永远的荣耀。
  老爷子的一番激励,让张辅的斗志满满,拉着一堆将领,没日没夜的研究战术和作战方案。
  经过七八天的商量和推演,一套完整的作战计划,出现在了朱瞻圭面前。
  翻看着手中厚厚的作战计划,朱瞻圭内心感叹不已。
  这就是打了一辈子仗的老将领的作战经验。
  从哪里行军,怎么安营扎寨,先攻哪里后打哪里,几乎是条条清晰。
  哪怕就算是没打过仗的新丁,按照这个计划打,只要不是敌人太勐,自己不犯什么大错误,就算是不胜也不会大败。
  “怎么样?学到了吗?”
  翻看完作战计划,朱瞻圭瞥了一眼,站在旁边的江淮和炮击回来的李虎。
  听到朱瞻圭的询问,江淮满脸都是钦佩之色。
  “末将算是服了!原来打仗有这么多门门道道。”
  作为陆军将领,张辅制定的行军作战计划,对江淮的冲击是最大的。
  以前他带兵出去打仗,都是怎么想着打败敌人,从来没想过,原来安营扎寨行军布阵,还有这么多的门门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