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朝时,大臣必须午夜起床,穿越半个京城前往午门。凌晨3点,大臣到达午门外等候。
  当午门城楼上的鼓敲响时,大臣就要排好队伍;到凌晨5点左右钟声响起时,宫门开启。
  百官依次进入,过金水桥在广场整队。
  官员中若有咳嗽、吐痰或步履不稳重的都会被负责纠察的御史记录下来,听候处理。
  通常,皇帝驾临大殿,百官行一跪三叩头礼。四品以上的官员才有机会与皇上对话,大臣向皇帝报告政务,皇帝则提出问题或者做出答复。
  明朝最勤奋的皇帝应该是亡国君崇祯皇帝了。
  根据史料记载当时崇祯雄心壮志,立志做个中兴之主,每日批改各地奏折到凌晨,每日早朝必到,比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还要勤政。
  而清朝康熙皇帝也很勤奋,每日一朝,毫不间断。
  王霖一度想废除早朝制度。
  但遭到了包括李纲等内阁大臣、张浚等军机大臣在内的文武朝臣的强烈反对。
  王霖非常无奈,大抵也知道再古代王权社会,朝会制度是参政议政的主要形式,几千年来根深蒂固,同时也是为了维持社会根基的等级制度,所以破除几无可能。
  王霖迫不得已,只能让步,在群臣能接受的基础上,进行适当改良。
  大燕的朝会制度,改为十日一朝,为小朝会。每月底,为大朝会。逢年过节,也可举行大朝会。
  这样一来,王霖每月上朝的次数就被精简到了三到五次,在他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在非朝会期间,内阁和军机处代表皇帝料理军国大事,但重大事项须经皇帝御览裁处。
  这实际也是对内阁的一种放权。
  今日为小朝会,上朝的都是四品以上大员,人数控制在百人以内了。
  但即便如此,整个大殿上站满了黑压压的一大群文武朝臣,王霖还是觉得头疼。
  这里面,至少有一半以上他是基本记不住面孔的各部各衙门主官或副主官。
  分管户部和财政的内阁大臣郭志舜出班向皇帝奏报了自大燕复兴元年至今的大燕国库和全国经济状况,满朝皆振。
  包括皇帝在内,所有人脸上都浮起了浓烈的笑容。
  王霖过去读史给他的印象是,中国古代极盛是唐朝,而宋朝通常被认为是衰弱的朝代,然而从经济角度来看,唐朝和宋朝根本不在一个数量级上。
  拿国家财政收入比较,宋朝国家财政收入是唐朝极盛时的三倍,是明朝最盛的五倍。
  宋朝人口达2千万户,1亿多人,耕地面积达7.2亿亩。宋神宗熙宁十年国库收入为7070万贯,最高达到1.6亿贯文。
  但在赵佶当政的几十年间,大怂王朝的国库收入逐年下降,到王霖篡宋之前,国库收入锐减为5000万贯不到。
  而现在的大燕,在册户籍人口达到四千多万户,人口倍增为两亿五千万余人,国库收入已经逼近了2.5亿贯,远远超过了前宋最好的时候。
  实话说,说别的都是虚的,只有人口的增长,经济的繁荣,能让老百姓吃饱肚子,才最具有说服力。
  郭志舜在奏报之后,感慨道:“陛下,我大燕立国虽才二年,但国力倍增,百业兴旺,已逢千古罕有之繁荣盛世。
  如今我大燕各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百姓安居乐业,政治清明,此皆乃陛下之功也!
  吾皇为千古圣君,吾皇万岁万万岁!”
  郭志舜率众臣拜倒在地,山呼万岁。
  在这点上,满朝文武都是有共识的。
  大燕如今盛况,皇帝个人居功厥伟。
  以人口膨胀来说,若非土豆和红薯的问世,直接让民间再无缺粮之虞,填饱了肚子的百姓才有可能疯狂造人。
  王霖朗声一笑:“诸位爱卿平身吧。大燕如今盛况,非朕一人之功,系满朝文武臣工勠力同心,大燕亿万子民苦心经营,众人之功也!”
  满朝文武大臣欢声笑语,君臣互相吹捧了一阵,原本气氛还蛮和谐。
  侍御史马平突然出班奏道:“陛下,臣弹劾军机大臣韩庭及韩家,勾结逆贼,操控舆论,结党营私,为张世儒杀母案的罪魁元凶!”
  马平的声音单薄,但却震动全场。
  所有人都面色凝重,沉默下来,百余双复杂的眸子都紧盯着这个不起眼的侍御史。
  站在军机大臣行列中的韩庭,闻言心头更是猛然一跳,面色阴沉下来。
  张世儒杀母案沸沸扬扬两个月,现在朝野上下都在诟病,系新党中人操控本案,矛头直冲内阁老臣。
  可在这个节骨眼上,他作为新党领袖之一,被人弹劾了。
  而按照一般的惯例,御史弹劾朝臣尤其是韩庭这种皇帝心腹大臣,绝不可能形单影只。
  基本上会是群起而攻之。
  果然,马平之后,谏议大夫薛澜、巡察御史龚浩等二十余名言官谏官一个接一个站了出来,弹劾的话大同小异,到后来就归结为简单的一句话:“臣弹劾韩庭,臣附议!”
  总而言之,弹劾韩庭为张世儒杀母案的元凶,挑起新旧党争的罪魁主使。
  韩庭的脸色已经非常苍白了。
  张浚等军机大臣也都有些沉重,他们纷纷交换着复杂的眼神,却知道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不能轻易站出来为韩庭说话,否则战火就会瞬间蔓延到他们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