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平仲咬牙道:“太尉,我军在此阻挡金兵入侵,京师居然断了我军粮草,实在是让人心寒。”
  张叔夜摇头:“不,有李相吴相在京师,朝廷绝不至于要断我粮秣,只是……这说明,京师储粮也不多了吧……”
  “而且,估计朝廷上下对我军能守住滑州也不报什么希望,此刻东京应该在坚壁清野,准备死守,所以,粮秣也运不出来了。至于其他各处,怕是也无人敢运粮往滑州前线来了吧……”
  姚平仲冷笑道:“太尉,京师尚有五万禁军,若能抽调半数来协助我军防御滑州,抵抗金兵,也不至于让我等孤军作战,深陷重围。”
  张叔夜长叹。
  他旋即凝声道:“姚将军,你我已为败军之将,丢弃疆土,已经获罪于朝廷。
  此番也只是尽人事、听天命。不必抱怨,也不必心寒,你我到了此刻,唯有死战报国,以死殉国,仅此而已!”
  姚平仲沉默片刻,躬身行礼道:“末将愿追随太尉,此生,有此一战,死而无憾!”
  张叔夜颤抖着手拍了拍姚平仲的肩膀:“姚将军,吾辈从军,以身许国,既有今日,何惜此身?!”
  “儿郎们,吾等不能再退了,吾等背后就是大宋京师,就是千万大宋黎庶……此战,无非死战而已!”
  “黄泉路上,老夫与诸位同行,吾辈不孤也!”
  周遭军卒默然跪拜在地,城门楼上一片呜咽之声。
  张叔夜老泪纵横。
  夜空上阴霾深重,突然间就电闪雷鸣,狂风大作。
  张叔夜与姚平仲静静站在城楼上,凝望着金军大营,突然轻道:“当日在京师,齐王曾赠老夫一首传世佳作,老夫至今牢记在心。”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张叔夜轻轻吟道,“姚将军,每每吟诵此词,老夫都感慨难以,感觉壮怀激烈。齐王过去总说金人亡我大宋之心不死,必有大举南侵之日,朝中无人相信,可今日……”
  “事实摆在眼前。奈何我大宋备战不足,军力羸弱,以至于让金人长驱直入,眼看大宋江山不保,老夫心痛如绞!”
  “老夫年迈,死不足惜。只是叹我大宋,此番遭遇劫难,不知能否过此关口。
  姚将军,你我在滑州,至多再坚持数日,希望能为京师争取时间。
  待城破之时,老夫当面向京师跳下这滑州城,纵化为齑粉,我死也看着,我大宋京师能守住,我大宋江山无虞啊!”
  姚平仲泪如雨下,躬身不起。
  ……
  东京。
  城内人心惶惶。
  从昨日开始,京师就开始封闭了十六道城门,开始防御备战。
  而城中那些权贵商贾高门大族,已经有不少人卷起家资准备车马准备逃离京师,只是都被军卒所拦。
  李纲迫于无奈,传令全城戒严。
  凡意欲逃离东京者,无论是谁,无论是皇族还是朝臣,亦或者是普通商民,都杀无赦。
  延福宫内,赵佶怒火朝天。
  从下午起,他暗中纠集数百禁卫,准备逃离京师,被武松率皇城司兵马所拦。
  朝中群臣闻之,痛哭流涕。
  堂堂大宋皇帝,沦落至斯,岂非让人痛心!
  宗泽的确是个狠人,他接管了京师防务后,命关胜率军把守城门,接连杀了数百趁乱闹事的民众。
  皇城司由武松统率,围住皇城,将皇帝软禁在了宫中。
  席卷宫内财物准备出逃的太监宫女,被皇城司的人杀了也有百余人。
  韩家。
  齐国与韩嘉彦等人正在厅中议事,他们其实也准备收拾行囊准备逃亡南京,再由南京往青州投奔王霖,毕竟东京人几乎没有人能相信,京师能守得住。
  但就在傍晚时分,突然有数百隐匿在城中的虎神卫现身,接管了韩家的防务,他们负责在乱时保护好韩家主要家人的安全。
  这是王霖在京师安排的后手。
  但如此也断了韩家逃出东京的最后念想。
  韩嘉彦叹息道:“这一回,王霖还能再救京师否?”
  齐国流泪,无语。
  此时,狂风呼啸席卷全城,阴霾密重压顶,一场暴风骤雨突然而至。
  第355章 关于抗金救国告全体大宋同胞书
  河之南,卫州。
  大宋宣和二年,七月十八日。
  完颜宗望麾下万户完颜股率五千兵马抵进卫州,卫州知州马从龙、兵马都监康子福闻风而降。
  然投降之后的马从龙和康子福却被完颜股当众斩杀,一千五百卫州厢军降卒被金兵射杀于卫州以西的百丈坡。
  金人事后连坑都懒得挖,直接将宋军降卒的尸体暴露于荒野坡下。
  七月二十日,完颜股掳掠卫州,屠杀卫州百姓数千,率军进驻黎阳。
  所以,当七月二十七日上午,王霖率五万铁骑进入卫州境内时,所见到的是一幅无比惨烈的人间地狱景象:
  尸横遍野,尸臭百里。
  炎炎夏季,宋军或宋人百姓腐烂或半腐烂的尸身随处可见。
  无论官道、荒野还是村寨之中,或母子死于一处,或夫妻相拥而亡,或全家并无全尸,重重叠叠,一团团的苍蝇闻风缀臭,惨不忍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