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宅屋 > 历史 > 问鼎十国 > 第463章
  保忻、代二州百姓不过是杯水车薪,只能让情况略微好转,结局还是一样。
  唯有第二策,才是真正的一劳永逸。
  翌日,夜晚。
  侯霸荣信步来到晋阳东城北门。
  作为河东要塞,晋阳城号称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里三城外三城,环环相扣。
  除了让人叹为观止之外,最直观的就是阶级问题。
  东城是百姓居住之所,中城位于汾水左右,是商铺汇聚之处。西城是州城,一般兵卒的家眷以及商贾,小康家庭居住的地方。新城是官宦士绅群居之处,府衙办公署也在这里。
  至于大明城、仓城就好理解了。
  一个是北汉皇宫,另一个就是存放粮食的地方。
  晋阳东城因为居住地皆是寻常百姓,故而守备远不如其他五城森严。
  兵卒也是李筠口中的下等兵,战斗力极差。
  深更半夜的巡逻兵士靠在城楼上闲聊。
  这罗幼度初次兵临城下的时候,他们紧张了好一阵子。
  可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罗幼度完全没有进攻的架势,都松懈下来,该干什么干什么。
  几个壮年兵士聚在一起,不免满嘴花花。
  他们俸禄低得可怜,只够温饱,无钱去花天酒地,就嘴上探讨着哪家的寡妇有韵味,哪家姑娘水灵。兴起之处,发出“嘿嘿嘿”地怪笑。
  一人突然见到侯霸荣,赶忙摆正了脸色,叫了声:“侯指挥使!”
  其他人脸色也是一变,不再言语。
  侯霸荣一脸友善地说道:“无妨,你们继续聊,不用在意我。李大帅今日大破郭进部,斩首三千余。准备连夜回城,某要与他好好喝几杯,贺他凯旋。”
  几人哪敢再说。
  一个机灵的跑到班房搬了张马札给侯霸荣,喜道:“那太好了,看来中原也没有那么可怕嘛!大帅昨夜出城,今夜就凯旋了。”
  侯霸荣拍着胸口道:“我早说了,中原那群吃好喝好的贵公子,哪有我们吃过苦得厉害。真打起来,他们不够老子一人砍的。”
  他正说着,突然看向前方,说道:“好像来了!”
  远远眺望,黑压压的夜色中确实有一队兵卒远远而来,只是黑漆漆的看不清楚。
  这走到近处,确实是他们铠甲旌旗。
  “哈,是赵奎那犊子,唉,要不是老子闹了肚子,哪轮得到他立这功,开城!开城!”
  侯霸荣高声跟对方打着招呼,下令开城门迎接。
  这侯霸荣自然是郭无为的人。
  来人也不是李存瑰,而是乔了装的舒元。
  得知舒元已经占据了东城城楼。
  罗幼度立刻安排韩令坤、李守节去协助舒元抢占东城。
  这命令一下,罗幼度瞬间神清气爽,北汉要成为历史了。
  “这个郭无为还是有点东西的。”
  罗幼度对身旁的宋琪、卢多逊说道。
  宋琪并不了解情况,有些茫然。
  卢多逊亲自逛过晋阳城,细细一想,一切明白了,说道:“最让人忽视的,往往是最致命的。”
  因为晋阳东城里住的是最不受待见的五万穷苦百姓。
  这五万百姓在郭无为的设计下,根本就没有时间逃入中城。
  而今的北汉,少了这最低下的百姓,最常见的劳动力,还剩下什么?
  郭无为没有本事让中原军一口气攻破晋阳六城,甚至连送里三城都做不到。
  因为那是达官贵胄的居所,守卫最是森严。
  但就是这最不起眼的东城,这一刻却将军了。
  第十七章 北汉投降
  千年古城火光冲天。
  舒元双手各握一把砍刀,沿着长街冲向了中城。
  遇到前来阻挡的汉军,舒元也只是以击溃为主,并不恋战。
  他的用意很明显,就是要以最快的速度控制东城,防止有先见之明的敌将,趁着他们交战的间隙,掩护东城的百姓,通过中城的两座垮水石桥,逃入西城。
  舒元心急火燎冲到中城的时候,却见到了啼笑皆非的一幕。
  负责中城的守兵不知道什么情况,直接对住所靠近中城,听到兵灾,意图逃往中城的百姓射出了弓箭,禁止他们逃入中城。
  不管是罗幼度还是舒元都高估了北汉将官的远见与应变能力。
  舒元“呸”地吐了口唾沫,如此北汉,不亡都有鬼了。
  舒元当即下令,安抚所有百姓,将他们劝回家中,保证他们的安全。
  舒元也不靠近中城,而是借助周边地势屋舍,列好了防御阵势,防止中城的守兵杀出来。
  至于东城里些许犹在顽抗的残兵,自有人会去处理的。
  刘继业三步并作两步地冲上了中城城楼,见守将紧张地看着前方的舒元部,一把抓着他的前襟,咆哮道:“为什么不开门!”
  守将叫苗霖,见刘继业如吃人的饿虎一般,心中颇为惶恐,战战兢兢地说道:“这局势未明,贸然开城门,中城也陷落了,谁来负责?”
  苗霖未必不知道东城失陷意味着什么,只是相比冒险力挽狂澜,成为一个英雄,大多人的选择倾向于自保,不犯错。
  刘继业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愤然回头,火速赶往宫城,向刘承钧请命调兵收复东城。
  刘承钧回应的异常决绝:“晋阳城前后六城,东城即失,固守余下五城,才是上策,若昔年郭荣兵围晋阳故事,不可贸然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