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宅屋 > 历史 > 问鼎十国 > 第185章
  巢湖,水军营寨。
  华夏古来就有基建狂魔的潜质。
  相比战术简单的西方,华夏千年前就有一位孙子来了一句:“兵者,诡道也”拉开了兵家壮丽的诗篇。
  为了应对各种偷袭,诡异的战术打法,华夏建造营寨、营垒的水平那是天下一绝。
  只是短短不到十日功夫,一座水师营寨就在巢湖上屹立而起。
  五百余战舰围绕一艘五层楼船横行在巢湖之上。
  罗幼度高居楼船甲板,看着身旁的成师朗指挥着大周水师在巢湖上练习着各种进攻战术,眉头便不由自主地皱起。
  相比陆战的千变万化,水战的战术套路便显得死板老套。
  因为在江河之上,人的一切行动依靠的就是战舰。
  笨重的战舰注定不如人那么灵活,战术就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战舰的优劣就成了胜负的关键。
  他们的战舰全部掠夺至南唐,在这方面双方是同一起点上的。
  战舰相同,考验的就是操控战舰舵手的水平了。
  这一方面的劣势是无论如何都是难以弥补的。
  同样一艘用来冲锋的斗舰,南人驾驶的速度就是比北人快,而且更加灵活。
  没处说理。
  就跟刘彦贞当初想追击罗幼度一样,玩命追都看不到周兵的屁股。
  因为北人步卒作战重视行军,讲究急行军之后,还能在第一时间投入战斗。
  他们的基本功是耐力与脚下功夫。
  而南唐水军进兵移动靠的是舟船,脚下功夫极其一般,两者平时训练的方式完全不一样。
  就算郭荣拨给他的三千兵卒善水,那也只是会游泳而已。
  充其量保证跌入水中不被淹死,怎么行舟,怎么操船一片空白。
  更加别说灵活地利用风速水流这玩意。
  这种深入骨髓的经验,不经过长时间的水上行舟,根本做不到。
  这固化的作战方式,很难凭借外来因素抹平双方的实力差距。
  现在对于罗幼度来说,唯一幸运的便是有张雄的一波新兵以及刘彦贞送的大礼:懂得水军战术的成师朗以及精于操舟的南唐水兵降卒。
  到了今日这一步,成师朗是可信的,他已经回不去了。
  但南唐水兵降卒,罗幼度可不敢过于重用,将舵手这种掌握水师移动的关键岗位交给他们。
  万一他们在两军对垒的时候,出工不出力。
  或者直接趁机往水里一钻,那不见鬼了。
  罗幼度决定把张雄麾下的新兵全部转为水师舵手,让他们跟着南唐降兵学习操舟技术。
  他们本来就在江淮水上讨生活,驶船技术一流。
  尽管驾驶民用船与操控战舰不是一个概念,但至少有一个基础。
  如此也可以避开他们战斗力不足的弱点。
  作战就让本就身怀战力的北人兵士负责,他们适应在船上战斗便可。
  这是罗幼度当前能够想到的最好方法。
  不过,罗幼度心里清楚。
  只是这样远远不够。
  南唐以水师称雄于世,现在的南唐不比他们初入淮南的时候。
  朱元、林仁肇、陈德诚、郭廷谓这四位在历史上曾让大周大吃苦头的大将已经冒出来了。
  尤其是林仁肇,这货出生于闵越穷山恶水中,武艺超凡,水林陆三栖怪胎,登山涉水如履平地还能骑马冲锋,后期是南唐的擎天之柱。
  赵匡胤不用离间计弄死他,都不敢南侵。
  自己手上的这支水军很大可能就跟他对上,就用这训练个把月的水师,跟林仁肇这样强劲的对手率领的南唐水师一决胜负。
  想想就觉得心虚。
  罗幼度做人最是现实,从不夸大自己的能力,更不会小觑对手的实力。
  “难道真要跟官家说的那样,不给欺负得太惨,能阻截他们去路就可?”
  “看不起谁呢!”
  罗幼度尽管不认为自己可以与诸葛丞相相比,但既然给人叫做了小诸葛,总不能丢他老人家的脸吧。
  “有什么办法给他老人家长长脸?打赢这场不被大多人看好的战?”
  罗幼度皱眉苦思着。
  一旁的成师朗向罗幼度展露着自己的才能:“这巢湖湖面平稳,最适合训练水师。不过真到战时,可不是这番景象。水军作战,以上游优势为第一要素,几乎是谁掌控上游,谁就能取得胜利。”
  罗幼度问道:“那第二要素呢?”
  成师朗回答的毫不犹豫道:“是风向!在水流优势与风向面前,人力反而略显不足。”
  罗幼度不住地点头,尽管这些他都有所了解,还是夸了成师朗一句:“好好干,待水师功成,我向官家给你表功。”
  成师朗是一脸的激动。
  罗幼度然后指着张雄说道:“这是给你安排的副手,啥也不懂,你好好教他。”
  张雄憨实地向成师朗问好。
  成师朗客气应对,但显然没怎么将他看在眼里。
  罗幼度心底暗笑:以张雄的文化功底,让他学习深奥的东西,他可能接受不了。
  但是成师朗所擅长的水师指挥以及水战基本功,就张雄那肯学能吃苦的坚韧性格,最多一两月,便能将成师朗的一身本事掏空。
  离开了巢湖水寨,罗幼度回到了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