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宅屋 > 历史 > 问鼎十国 > 第161章
  他却不知,张雄在历史上率领一群农民百姓组成的白甲兵,多次击退装备精良的周兵,靠的就是这份韧性。
  只是张雄这种“小人物”淹没进了历史的洪流,并不为他记得。
  整军之后,罗幼度在出发前特地再次对吴翰强调军纪。
  吴翰虽不了解为何罗幼度这般重视这种不重要的东西,但也知道罗幼度对下出手阔绰,即便不行劫掠之事,也能获得不菲的赏钱。
  也没多少人跟王继勋那样心理变态,动辄杀人吃肉,对于这种军纪也没有多少排斥。
  罗幼度并没有直接进桃溪镇,而是绕过了桃溪镇向舒州进发。
  即将抵达舒州城郊,身后的马蹄声逐渐响起。
  罗幼度嘴角露出一抹笑意。
  石守信一脸臭臭地来到近处,骂了一句:“这鬼地方,怎么哪里都是河。”
  “哈哈!”罗幼度忍不住大笑三声。
  在出发的时候,石守信不信他们水路比自己的骑兵行军速度更快。
  两人赌了一顿酒,看谁先到舒州。
  结果明显,舒州附近有一条水脉叫龙舒水直通巢湖。
  罗幼度的船队只要从和州抵达巢湖后,直接长驱而入,都不带转弯的,日夜不停,石守信的骑兵哪里比得上。
  第三十四章 鸿门之宴
  与石守信汇合之后,罗幼度领着一万两千兵马踏入了舒州城郊。
  舒州城郊一片狼藉,充斥着劫掠的气息。
  朱令赟确实没有下令强行将百姓迁入城内,但是为了守城,他们开始洗劫城外百姓的口粮。
  这长官的命令是抢粮,收到指令的兵士自然不会老实地只抢粮食。
  值钱的财货还有家禽牲口,甚至那家姑娘水灵,都劫掠而去。
  遇到反抗的自然就是一刀了事,更狠一点的连人带屋一起烧了。
  石守信这种老江湖见惯了这些场景,无动于衷。
  罗幼度见此景象,只能暗自而叹,挥手招来随军司曹宋琪,让他安抚百姓,将他们聚在一起,定期供给粮食。
  石守信只觉得罗幼度此举多余,浪费粮食,但一路而来,却也习惯,并未开口。
  往前行了百步,六个少年挡在了军前。
  他们跪伏在地,泣声道:“我们愿跟着将军从军,为父老乡亲报仇。”
  罗幼度想了一想,道:“常都头,他们就交给你了。”
  常思德应了一声,上前将少年拉入队伍。
  来到了舒州城下,罗幼度并未急着攻城,而是在舒州城东安下了营寨。
  当天夜里,罗幼度帅帐走进了一位名叫卜泽的商人。
  卜泽家族几代都在庐州经商,以药材生意为主。庐州盛产龙胆草、益母草、土藿香、苍耳,而舒州盛产厚朴、茯苓、苦参。
  卜泽经常前往舒州进货出货,有着稳定的商道。
  罗幼度在前往和州时,已经将目标定在了舒州,让他先一步前往舒州探查情况。
  “坐!”
  罗幼度让他在一旁坐下,还给他冲泡了一杯茶。
  卜泽有些受宠若惊,尽管现在商人地位得到极大提升,可罗幼度这种身份地位对自己如此友善,不免有些诚惶诚恐。
  罗幼度开门见山地说道:“舒州的士绅商人对于淮盐是什么态度?”
  卜泽恭敬说道:“这利益面前,谁能不动心?只是碍于颜面,他们并未在明面里大肆收购淮盐,而是背地里偷偷进行。士绅商贾皆有参与,都囤积了不少。”
  罗幼度问道:“收购价格如何?”
  卜泽苦笑道:“收购价格比我们当初庐州高得多,士绅商贾暗地里争得太过厉害……草民做梦都想不到有生之年,还能见到淮盐卖上价。”
  罗幼度会意一笑道:“那开始第二步计划。你放出消息,便说朝廷已经拿下了江北半数州府。江淮盐政太烂,中原朝廷一口吃不下那么许多。已经减缓淮盐的收购,不再那么急需。同时随着淮盐大规模涌入,河东盐亦受到了影响,中原的盐价不可能那么高了。”
  卜泽身为商贾,自然知道罗幼度说的是未来肯定会发生的事情。以此来搅动舒州乱局,除了敬畏别无他想。
  很快盐价下跌,周军不需要淮盐的消息就在舒州城里传开了。
  不需要的理由充足,有理有据。
  盐这玩意本就是不能没有,多了没用的物资。
  要不然他们淮盐也不至于落得今日,多得让人嫌弃,以至于南唐朝廷强行硬塞。
  这常年累积下来的余盐,足以将中原喂饱喂撑。
  越下去淮盐就越不值钱。
  舒州里的士绅商贾本内卷得厉害,为了多争一斛盐,甚至不顾多年情面。
  现在倒好,又开始谦让如君子了。
  舒州大姓以张为首,刘、汪次之。
  这些大族固然会因此受到影响,但终究是家大业大输得起。
  真正输不起的是次一等的曹家、焦家。
  曹家大院。
  曹家家主曹阳手指不住地在桌子上敲打着。
  焦家长子焦昱在堂前来回踱步。
  曹家、焦家是舒州承传千年的大户,只是一直以来族中少有能够带动家族发展的大才,渐渐走向了没落。
  得知淮盐可以赚钱之后,世代交好的曹、焦两家一合计,孤注一掷地收购淮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