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一切说完,他便带着仍旧懵懵懂懂的宝玉离开。
  至于身后大喊大叫的王夫人,他并未曾理会。对方如何不归他管这事儿,还得交给远在外边的贾政。
  半个月之后,贾政接到邸报,随着一起来的,还有一封专门给赵姨娘的书信。
  【作者有话说】
  今天更新晚了,明天会早更的。
  我发现……敬老爷很有眼光诶!
  第96章
  贾政此次学政的目的地是大汉朝边陲,不过相对于塞北等地却是好了不少,至少贾政是这样感觉的。
  如今京城里已然是飘雪,可是这一边仍是有几分炎热。
  赵姨娘换了淡色的褂子,隐隐约约可见,一抹雪白的膀子,头上插着两根碧玉簪子。
  形容模样竟是于在荣国府中,妖俏之色完全不同,而是舒朗大气,看起来活脱脱便是10年后的探春。
  这会子她手持扇子,正小心翼翼地替儿子扇风。因为怕首饰碰撞会影响儿子,赵姨娘只带着只水头极好的碧玉手镯,随着手腕的动作上下浮动。
  眼见者环哥儿停住了笔,将湖笔放到一旁,带着几分满意的端详自己的作业,赵姨娘也欢喜起来。
  “我的儿,可觉得怎么样?渴了没?饿了没?如今外面你父亲下属新拿了果子,可要吃点?”赵姨娘这几个月过得极为舒心,连性格也恢复了昔日的顽皮。
  反倒是环哥儿这段时间却是成长不少,不但个子窜了一截,更是有了几分少年人的英姿勃发。
  他侧头看着母亲,带着几分笑意地说道:“究竟怎么样,还要给先生看看,到时才能知道。先生的意思是,若是可能的话,我打算在外边直接考到秀才再回京城。”
  环哥儿这几个月一直用心读书,仿佛一块海绵一般,终于挣脱了干燥的沙漠,得以疯狂地吸纳知识。
  也是因此,竟是让他入了此地一位大儒的眼,不单收为弟子,还时常带在身边教导。
  这可是将赵姨娘欢喜的,无可无不可。
  因此当听见对方说出这话,显然是对儿子的未来已经有几分把握,当下更是喜笑颜开。
  她将扇子塞给身旁的丫鬟,满屋里双手合十地拜佛:“阿弥陀佛,诸天菩萨保佑,可算是让我们苦尽甘来了。”
  说着说着,赵姨娘的嗓音便有了几分哭腔,只是她怕儿子发现,侧身只用手捂住嘴。
  可屋子就这么大,谁又能看不见呢?
  环哥儿没有上前,他此时的眼眶也有些发红,这一次跟父亲出来,他的世界仿佛完全变换了模样。
  此时见母亲欣喜于,自己得到老师的认可,环哥儿心中也有几分酸涩。
  偏生他有些拙嘴笨腮,也不知该怎么安慰对方,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母亲抖动的肩膀。
  好在很快赵姨娘便反应过来,她吩咐丫鬟:“明日里咱们去准备一些,这里好吃好喝的,通通送到京城里去。说起来,咱们一直都未曾贺喜林大人当上阁老。”
  环哥儿听了这话连忙点头,看着自己母亲终于不哭了,这会儿他也松了口气,顺着对方的话头说下去。
  “这是自然的,如今好些个东西,正好趁着天凉送到那边去。不然等着到了天热反而不好存放。”
  自从他们过来开始,赵姨娘便开始准备给黛玉的礼物,她一贯是有些囊中羞涩的。
  因此也准备不了些什么大件儿,还是环哥儿提醒她,林姑娘素来体弱,多吃些鱼虾海米这些对身体好。
  赵姨娘连忙点头,掐着手指盘算:“这些东西都不值钱,若非有那一株三尺高的珊瑚,我都不好意思,给林姑娘送去。”
  这尊珊瑚有些个来历,这却是当日里,环哥儿上街闲逛的时候,正巧碰到当地纨绔调戏渔女。
  环哥儿虽不想惹事,却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清白女儿落入地痞流氓的手中,因此倒是伸手救了对方。
  不曾想这丫头是个实心眼儿的,环哥儿救了她,她便想有所回报。可她是渔女也没有什么值钱的,便将祖传的这一尊珊瑚送来。
  当时他们最开始看到这株珊瑚的时候,吓得不行,只以为破天的大祸。
  毕竟即便是贡品,也已经有七八年,未曾见过这么大的了。
  这种东西只能归于皇家,普通人拿着那就是败家的根本。不过当东西到了,他们这一才松一口气。
  原来这尊珊瑚,虽说极为高大却并非是纯红色的,须知珊瑚以红色为尊,颜色越艳越好。
  这株珊瑚相反却是□□色,虽是粗壮,但却并不算特别地出彩。
  也是因此,贾政做主,便直接收了下来,当然银子照付。而后贾政又替这渔女做媒,嫁给了本地的一家提辖,也算是补全此事。
  母子二人正盘算着,忽然见,原本应该在衙门办公的贾政,脚步匆匆走了进来,手中还捏着两封信。
  赵姨娘素日将贾政的心思摸得一清二楚,眼见着对方这样,便知恐怕出了什么意外。
  她快步走上前,语气温和:“老爷回来了,可是怎么了?难不成是京中出事了?”
  赵姨娘不提还好,提了这事儿,贾政脸色连变。他看着一脸莫名的赵姨娘,以及旁边见到自己,便立刻躬身站起神色恭敬的儿子,默默地连连深呼吸。
  好半晌,他在压住自己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