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宅屋 > 玄幻 > 长生志异 > 长生志异 第356节
  “元始宗一位隐修起卦确认:嬴青帝,确有始祖皇帝之血脉。”
  “此事一定,加之嬴青帝所展现出的天资,数月内,包括钟紫阳在内,更有诸多大派真传,乃至于长老级别的修士天骄前去投靠……虽在全国七十二省内仍算是无名之辈,但已入道佛妖魔诸势力眼中。”
  “元始人册备载,评定嬴青帝亦是潜龙之一,顶尖行列,截止魔都事变,其在人册备载中,名列第一。”
  “救国会已决定遣同志余延世前去接洽,或有合作之可能。”
  ……
  当陶潜看到此处,莫名的,他有了一种感受。
  体内骤然开始翻涌的人道气运,也正在印证这感受。
  这才是真正的大争之世。
  姒洗心、张麻子、元明真、嬴青帝……这些人,即将在各方势力的推动下,争夺天下。
  而他陶大真人,先前所做的一切,尽管从过程和结果来看都极为震撼。
  但若是放大到整个长生天朝,却又没了统治性。
  至少,他身上没多少大势力在联合下注。
  “回想起来,我借天命帝朱庸之口,开启阳燧首义,废除国号和帝制,倒成了一个揭幕的。”
  “我虽然坑了方士,也导致七十二省巨变,但我仍旧只能算是个闲散灵宝修士,麾下大猫小猫两三只,说一声光杆司令也不为过。”
  “而这一位位天骄潜龙,非但有着恐怖来历,麾下更有着大军,有着疆域,更有着诸多大派联合下注。”
  “接下来长生天朝内,恐怕有很长一段时间会风起云涌,极其混乱,也极其精彩……他们中的某一位,将重新统合七十二省,将开启新朝,若是真能做到,此人将创造出不亚于始祖皇帝的功业。”
  “倒是合理了,怪不得个个都遣了人出来,四处寻摸祖神异宝。”
  “九州十二器应该是【山河社稷图】之后,第二件现了痕迹的宝贝,所以这小小一座膏人城,才忽然引来了这般多天骄,其他十一器处,恐怕也都是这样热闹的景象。”
  这些念头说来很是复杂,看似过了很久。
  实则,三两息都还未过去。
  陶潜甚至还有余裕,想着要不要让廉精儿将那《元始人册备载》中,有关潜龙、真龙的记载和评估,一股脑全传过来,满足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不过再一细想,这些暂时与他陶大真人并无关系。
  即便没有“九蟾珠”的影响,他陶潜也不想去逐鹿中原。
  某种程度上,陶潜与多宝这一对师徒,其实颇为相似。
  惫懒,腹黑。
  便是坐上那个位置,也不像个样子。
  思量到此处时,陶潜蓦地看向膏人城中二十万灾民。
  高家人,陶潜杀得很痛快。
  可要收尾,却是犯难。
  完全不知该如何处理这二十万人。
  留在城中必是不成的,等高顽一家被他屠戮干净的消息传出去,高家必会派人来,说不定那个唤作“高湛”的极乐境强者会亲自前来。
  到时候不要说是二十万人,就是两百万人,或许都可能被那高湛杀光,给他孙子陪葬。
  可若说要带走,陶潜也难。
  总不能用圣胎袋装了,而后尽数带回山门去吧?
  登仙岛,倒是能容纳这般多人。
  可是养活呢?
  哪怕有谷神簋在,一日两日可,数月也行,甚至数年也可能,但时日一长,人口将如滚雪球般繁衍,迟早他陶大真人会扛不住。
  再说他又不想当皇帝,不想逐鹿中原,养这般多凡人作甚。
  先前,陶潜是犯愁这些。
  但现在,也不知他想到了什么,皱起的眉头忽而舒缓了下来。
  “这四方人马,倒是来的正好。”
  “马甲套起,我也过一过‘闲散高人’的瘾头,顺带将这包袱甩出去。”
  “也幸好,这四队人背后的主子瞧来都是靠谱的,不是朱启、张九灯这种拿来凑数的,就算里面声名最差的张麻子,听闻其治下,不管是秩序还是民生都是不错,可托付二十万民。”
  “不过要给谁,却还要看这四方的诚意。”
  嘀咕中,陶潜有了动作。
  先让廉精儿、小小岁、山九和云容,回转圣胎袋中。
  又让诸多魔头,钻回魔葫之中。
  手中红尘孽剑也收起,散了身上剑意杀意。
  魔都事变时,他们虽然也还算隐晦,没有出什么大风头,但必定落入了有心人眼中。
  尤其经过“修仲琳”这个大嘴巴的宣传,如今整个修行界都知晓:
  多宝真君从南粤接引回去的那个弟子,很快成了灵宝真传,之后又去魔都搞事,先后戏耍太上魔宗、魔佛寺、张九灯、方士、修家等等诸多大势力。
  继南粤大灾后,又弄出魔都事变,最后更在背后弄出了“阳燧首义”这等两千多年未有之大事。
  甚至可以说,如今长生天朝的局面,根本就是陶潜一手缔造出来的。
  道门第一天骄这个称号,浮夸了些,但的确被许多人承认。
  对于自己如今的声名,陶潜其实也很是清楚。
  他挂天灯那九日,听“陶潜”二字,都听烦了。
  自然也很清楚,与他相关的诸多特征,也早已传遍天下。
  一不小心,身份就可能暴露。
  届时要应对的就不是甩包袱的事了,会被追杀至死。
  方士、大自在寺、魔佛寺、修家、太上魔宗、孽宗……啧啧,光是想想自己的仇人名单,陶潜就不寒而栗了,更别提还有便宜师尊那一份,估计更长些。
  “低调,低调啊。”
  须臾间,陶潜将诸多特征痕迹都遮掩收去。
  也幸好之前他一直没在二十万民面前露出身形,只以一道高人光影形象代之,如今才方便施为。
  在施放秘魔万化术前,陶潜脑海忽然闪过一道已逝去崩解的身影。
  下一刻!
  只见得辉芒一闪,那尸堆高处,一道身影显现。
  却是个其貌不扬,满目沧桑的中年男子,身量不高不矮,着一袭破旧青衫,满头短发半黑半白,似是老农,又好似个读书人。
  “祖灵道友!”
  “借你之躯,行些善事,想必你不会介意。”
  说话间,陶潜好似全然没注意到从四方城门内进来的不速之客。
  只一手托着那谷神簋,一步步走下来。
  过程中,整座膏人城内所有血肉好似受到召唤吸引般,齐齐往那谷神簋中投去。
  片刻之内,城中腥臭血污,尽数消失。
  伴随着无比耀目的辉芒闪烁,那谷神簋内,竟开始飘荡出极其浓烈的,让人食指大动,腹中响虫的五谷香气。
  当杨庭坚、李茯苓、谢灵竹、钟紫阳四人领着人入城,第一时间映入眸中的,便是这样的景象。
  他们眼见着那半是老农,半是读书人的修士,挥手间,那宝贝内立刻飞出足足二十万团已煮熟的五谷,热腾腾的,香气四溢的,落入二十万灾民手中。
  便是他们四方人,也都各自分到了一个饭团。
  “妖魔视此城之民为膏人,作食粮吞之,我取妖魔之身,去了污浊,也拿来作口粮。”
  “此乃因果报应,天理循环。”
  “诸位请用,无须客气。”
  第299章 大衍神术算根脚,陶潜化名孺子牛
  膏人城,满城妖魔血肉被陶潜收入宝贝,须臾剔除了其中污秽,炼成五谷食粮,顺带还给蒸熟了去。
  这过程便是陶潜自己瞧来,也是惊奇无比。
  “化腐朽为神奇,好宝贝。”
  “五谷精妙,皆在簋中,得此物者,可养万民。”
  四方队伍因提前生了感应,竟是同时入城。
  此时开口的,共有两人。
  一位自东城来,着僧袍,赤脚而行,气质出尘,但面目却出乎意料有些粗鲁丑陋,肤色偏黄,不过一双眼眸真个好似灿星般,纵是白日,纵然他这般丑陋,也让人无法忽视他。
  显然这位便是入世行走的大自在佛子之一,杨庭坚。
  另一人则是位女修,也着佛衣,不过是带发修行,虽是素面,可那般惊艳容貌也同样引人注目,陶潜看过去时,恍惚中觉得“谢灵机师姐”又复活过来了。
  不过再认真看,很快发现差别。
  “谢灵竹道友的脸,比灵机师姐要圆润丰腴一些,更福相,但也的确没有灵机师姐那种得天地所钟的气质。”
  “却也看跟谁比,除却灵机师姐外,天下女修中比灵竹道友强的,却也不多。”
  陶潜瞧这两人,暗自品评。
  那二人也在看他,以及他手中的谷神簋。
  陶潜没有立刻回答两人,而是目光一转,又看向另外两方人。
  西城方向为首一人,年龄瞧来偏大些,中年男子模样,容貌周正,浓眉黑眸,着一身古怪道袍,其上绣着些古怪的星辰,背着一个构造精巧,似寒铁所铸的庞大剑匣,身下则是骑着一头生着双翅,蹄下踏火,红云流鬃的妖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