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宅屋 > 历史 > 为了仙界的和平 > 为了仙界的和平_16
  但是灵试,却往往决定了这个弟子的前途,和他将会在门派受到的待遇。
  修仙这个事,说起来的确是不大公平。资质是天定的,有些人生来便是仙骨,轻轻松松几十年,可抵过人家几百年修炼。
  不过有句话叫“勤能补拙”,无论几十年还是几百年,寿命对于修士来说也不算个很大的问题,随着修为的提升,寿命也会增长,到了最顶端临近渡劫的大乘期,几乎与天地同寿。
  主角最后就是修炼到了大乘期,可惜好好的日子过腻了,非得跟老天过不去,还带了整个修真界陪葬。
  方淮悄悄叹气,站在灵鉴峰顶的大厅之中,这大厅也是古怪,现在明明旭日初升,金光遍洒,但在这座大厅里向顶上望,却是一片奇异瑰丽的星空。
  他虽然眼睛看不见,身边的余潇却跟他描述了一遍,他尽管早在书上看了一遍了,但是听着稚嫩的童声跟他低声耳语,也也不觉厌倦。
  余潇说完,方淮点点头,悄声道:“师叔母好了些吗?”
  余潇顿了顿道:“好多了,谢淮哥哥关心。”
  方淮笑道:“和我客气什么。”
  石室的入口就在他正前方,试炼长老在一旁,灵鉴峰的弟子道:“时辰到,方淮、余潇请入室。”
  方淮深吸了一口气,迈步向前走去,余潇紧随其后。
  他们虽然进的是同一道门,可却走进了不同的两间石室,开始试炼。
  这石室是如何判断弟子资质的,也很简单,看在里面待的时辰,待得越久,资质越好,要是待了不到一刻钟就被送出来,那就连修仙的最低标准都碰不到。
  李持盈向来作风果断,此时却有些紧张,被一旁的方其生握住了肩膀。
  度日如年,却又巴不得更久一些。
  石室门忽然洞开,方淮被劲风一把推了出来,脸色惨白,踉踉跄跄。
  李持盈陡然变色,身虽心至,前去扶住他道:“淮儿!”
  经过试炼的人大多都是这副模样,并不足为奇,只是……守门弟子将身旁两个沙漏之一轻轻倒扣:“两刻钟不到。”
  其实只超过了一刻钟一点儿,但谁也没想到,红渠真人的爱子,竟然险些通不过试炼。
  这样的资质,在碧山中只能说是拙劣,连许多外门弟子都比不上。
  李持盈紧紧抱着儿子,方其生上前,双手覆上她的手背,把妻儿圈在怀里,道:“盈盈!”
  他低声道:“一定还有别的办法。”
  李持盈转头看向他,手轻轻颤抖了一下,终于在众人看不到的地方,流下泪来。
  第12章 碧山少年(三)
  方淮被父母带了回去,李持盈走之前已平定了情绪,望了一眼还没打开的石室门,对余心岩道:“记得报喜讯给我们。”
  余心岩点点头。李持盈也不多说,和丈夫带着孩子回去了。
  方淮这一睡就睡了两个时辰,醒来时,父母都在身侧。
  “淮儿?”
  方淮听声转过头,张口道:“娘,对不起……”他搞砸了,虽然早知道会搞砸,但李持盈心里的失望难过,肯定比他更甚十倍。
  哪个父母不望子成龙?
  方淮被拢进母亲温暖的怀抱,李持盈低声道:“和娘说什么对不起?是爹娘对不起你。”
  方淮道:“娘,儿子根本不求什么寻仙问道,只要能在爹娘身边尽孝。”只要能保自己平安,保你们平安。
  他就是个平凡的老实人,他在李持盈夫妇这里享受了快十年的父母的宠爱,所以他在这里活着的追求,就是亲人平安喜乐。或许将来他会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行当,比如到他爹的紫微堂去研发灵器赚点钱什么,至于那个金字塔尖,主角想登上去就登吧,他没打算去竞争。
  不过想到自己变成了“没出息的典范”,心里还是有些内疚,毕竟修士虽然长寿,但在子嗣一事上却十分艰难,他是父母的独子,却不能继承母亲的衣钵。
  李持盈道:“不必说了。天下之大,难道没有别的办法治好你的眼睛?为娘不相信。”
  方淮笑道:“其实这样也不错。儿子虽然眼睛看不见,但是耳朵却变灵了呢。”
  李持盈见他这模样,心中却更加苦涩,方其生伸指头一弹方淮的额头道:“虽说修仙一道是不成了,但仍要求个上进,不可惰懒。”
  正说着,忽然小僮来报道:“两位真人,小公子,余潇小公子的入门试炼结束了,是正好两个半时辰。”
  “两个半时辰……”方其生微微凝思,“盈盈,你当年试炼时,坚持了多久?”
  “两个时辰多一刻。”
  小僮又道:“红渠真人,掌门在灵鉴峰,派人传召您过去。”
  李持盈起身道:“看来师弟一家,总算遇见一件喜事了。”
  李持盈来到灵鉴峰上石室外的大厅里,三春真人一人独自站在厅中,站在那变化莫测的星空下。
  察觉她来了,三春真人便道:“那个叫余潇的孩子,倒是帮了他爹娘和他自己一个大忙。”
  李持盈明白父亲的意思道:“这样罕见的根骨,若是赶出门外,岂不便宜了别人。”
  三春真人道:“若是入了魔道,将来说不定还会惹出大麻烦。”
  李持盈道:“所以让师弟一家好好地留下来,让这孩子为太白宫出一份力,再好不过了。”
  三春真人不答,反而转头问她道:“淮儿怎么样?”
  李持盈抿了抿唇,低下头道:“已经醒来了。”
  三春真人注视着她道:“你放心,无论他的资质如何,他都是我太白宫的首席真传弟子。”